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42 0
2009-03-07

过年的折腾
西经作业
不知道是谁在什么大会上说09年要做到“不折腾”。但是作为中国人,每年过年时的折腾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的辉煌历史所决定的,因为如果过年都不折腾一下,那就没了过年的味道了。
下面就谈一下中国过年时有哪些折腾了:
1 每年的春运都是一个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我想是因为春运对于很大一部分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折腾。
春运的主角是学生和民工,作为一个高校在读本科生,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每年回家都要提前一个月左右联系火车票,而且还不一定有你要的那班车,我所知道的就在山大,竟然有人在火车站排队一整个晚上,就为了一张车票。学生买票尚且如此困难,那民工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在车上的那段时间是最难过的,不论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难受得要死。
总之呢,春运的现实是很清楚的,尽管我没找到铁一样的数据来说明。关于春运一票难求的原因,表面上就怪春节了,要是没有春节回家过年的传统,哪来今天的难题呢?但改变传统总归不是解决之道啊。那我们还可以从多修路的角度来考虑啊,现在中国不就是在大兴土木修建铁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吗。如果,我们的预想实现了,再也不为坐车而发愁了,那势必会造成闲时的运力过剩,浪费资源。个人觉得造成中国现在春节坐车难的深层次原因是区域的发展不平衡,这才导致了中国特有的每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的景象。设想中国的东西部地区区别没有现在这么大,工资以及就业机会差别不大的话,谁还会不远万里跑到沿海城市去谋生呢?毕竟每一次的远行都是要花费很大的成本的,这包括物质上的费用,还包括精神上的折磨。
关于春运问题的解决,我觉得应该是多管齐下,从增加运力和减少,均衡人口流动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修路,现在中国的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虽然都名列世界前茅,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比,这还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对运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要加快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减少农民工的流动,(不过应该加强货物和高级人才的流动)最终要让农民工一词成为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希望这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2,每年的春节都是一个消费狂潮,不论是切身的体会,还是新闻上的统计数据我们都可以看出。
先从微观层面上说,春节将至,那每家每户都得办置年货吧,农村的总要放鞭炮吧,城市的得玩一下烟花吧(现在农村也快要流行了),没事走个亲戚要送礼吧,遇到有小孩的,还得包个红包吧……至于过节一个家庭到底要花多少钱,由于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反正大家总有个自己的感受吧。对于个人来说,这些过节的习惯带来了哪些不好的结果呢?体重增加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个什么好事;容易造成所谓的“节后综合症”,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这些不都是自找的吗?
宏观上来说,节庆期间的过度消费必然会导致节后一段时间的消费冷淡。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一来,过年自己没用完的,别人送的,都还有一些;二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钱也花得七七八八了,要收敛一下了。这种经济的波动对于整体来说不是什么有有益的事。

有句话叫“存在即是合理”。那么关于过年总折腾也是合理的吗?如果不是春节大家都回家过年,那自己的那些三亲六戚,老同学,老朋友什么时候能聚到一块啊!一年下来都辛苦工作就不该放松以下?平时工作赚了钱,过节不花那什么时候花啊?
所以呢,过年适当折腾一下是必要的,主要是别瞎折腾。一般来说,折腾一下,是会折腾出几个GDP的,但是这样的GDP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
(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我是什么也没有,但嘴和手再我身上,眼睛和耳朵才是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