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五在学院图书馆阅读2009年1期《上海经济研究》一文“新大禹治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时候,深深
被作者的远见折服。本文在回顾总结罗斯福新政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大力投资水利建设,将是一项利于中国
经济短期回稳和长期增长伟大工程。本文思想精华如下:
罗斯福很清楚 美国经济危机要害是低收入群体数量太大 收入水平太低 失业人数太多 没有消费能力 在经济危机期间 由于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低造成生产过剩-----企业开工率低-----加剧了失业率提高---- 工人收入下降---- 消费恶化 两者互为因果 一环扣一环 无法解开 这个时候投资制造肯定没有戏
反观我们四万 都是机械化程度很深的项目 这些项目很难吸收大量 低素质劳动力
第一:罗斯福新政主要是植树造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开辟森林防线、国家公园。这些工程劳动生产率极低。也就
是劳动密集型、低技能劳动需求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上说是“变相按人头发钱”“空头建设”。而反观我们国家四万亿
投资计划,有很多是铁路建设、高速公路、电网等资源需求型、机械资本替代劳动的大项目。真正能促进就业(尤其是低层庞大低水平劳动就业的农民工)拉动效应很小。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这些项目产业关联性效应很大。比如高速铁路建设将带动水泥、钢铁、电子、机械等行业振兴,整体上会抑制工业经济下滑趋势。但是对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瓶颈(内需不足) 并没有想象那么大效应。
第二。这些工程建设为美国农业未来稳定发展可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带来了绿色环保的美国。
第三 根据美国兰德公司调查 认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八大瓶颈之一就是缺水和污染。水资源因素对增长率负面影响达到1.5-1.9% 高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外资下降的带来的影响
我的体会:我发现重庆决策层就很有智慧。去年重庆就提出“森林重庆”战略。区县都开始大规模植树。昨天我在主城区某处,就看到一群棒棒在搬运一颗大树。我发现种这么一颗树就用了5个棒棒。两个棒棒在挖坑、三个棒棒在运树。其中一个棒棒告诉我,这些书都是从他老家那里运来的。一棵树政府从农民那花800元买(他们那里很早就开始了林权改革,有一些农民承包林地种树)。种树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居民寿命预期,还大范围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内需。
我觉得 “森林重庆”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1 12:23:2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