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3-9 17:02:00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9-3-9 12:55:00的发言:茅于轼先生用边际分析的思路解决楼主提出的行业选择问题,当然是牛头不对马嘴了。

个人以为,“边际分析”的思路能不能解决楼主提出的“行业选择”问题,完全看茅先生给出的规划是什么。

当然,如果有人就要说:只要你谈“行业选择”的规划,你能且只能用“超边际分析”(分析“行业选择”,可是该分析工具的专利),其实也不需再费口舌了。

(这就好比,有人就要说:只要你谈“(生产)技术”,你就不许假设存在“m投入-n产出”的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08:00
好多版主出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1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9 16:4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3-9 16:41:00的发言: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你这么说,可是要遭到witswang的严厉批评了。

他会不停地告诉你:多看看杨小凯的东西——“边际”之外还有“超边际”。

我不是超人,所以不会超什么的。但也请LZ简单告诉我什么叫超边际?超与不超有什么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21:00

有个问题可以接着探讨。

个人以为,指出“边际分析与超边际分析”与否,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特别之处。

经济学不过把人们的决策表述成了某一规划(当然,有人可以反对这一点,同时,这引出新的问题:经济学如何表述人们的行为)。

至于这个规划有没有解,有什么样的解,有几个解,这个解如何求得,完全要看给出的该规划是什么样子。

至于该规划是否可取(人们最爱说的“是否符合实际”),是另一个问题——同时,人们只有看到了该规划,才能判断其是否可取。

当然,如果有人事先就把规划分了类,比如,某类决策问题只能设定成那些采用某种**分析方法的规划,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30: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3-9 17:18:00的发言:我不是超人,所以不会超什么的。但也请LZ简单告诉我什么叫超边际?超与不超有什么区别?

你这么说witswang更会不屑了。

(如果你真是RUC的,witswang可就大大兴奋了:他本人可是以批判“RUC经济学”自居——他曾经想当然地把我当作RUC的人,以批判我来实现他批判“RUC经济学”的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38: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3-9 17:18:00的发言:我不是超人,所以不会超什么的。但也请LZ简单告诉我什么叫超边际?超与不超有什么区别?

本人浅薄,只能晓得:

如果任意给你一个规划,你都能判断该规划有没有解,有什么样的解,有几个解,如何求解,提不提“超”或“不超”这样的概念,并不重要。

(这里,“几个解”,可不是指几个“局部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50:00
以下是引用zqdong在2009-3-9 14:10:00的发言:

看了,觉得楼主真是无知者无畏。

看看你举的这个例子吧“我跟他举了个例子,我说假如你是搞房地产的,我是搞服装的,假设你用一百万可以赚两百万,而我用一百万只能赚一百万,即使我们的边际收益率一样,你觉得我会继续做服装行业吗?”

边际是从追加(增量)的意义上讲的。你的例子中,支持你投入到地产的理由,恰恰是投入到地产的边际收益高于投入服装的边际收益(边际投入是1百万)。这样的决策,绝不是根据平均收益来做出的,而是根据边际收益来做出的。

好好学学原理,再来批评吧。

楼主,先别急着说“不要迷信权威”之类的话,茅老也许有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地方,但经济学原理好歹是学通的;你还仅仅停留在几本国内教材、几个基本概念上,还没学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7:51:00
以下是引用lujianhaoren在2009-3-9 17:50:00的发言:楼主,先别急着说“不要迷信权威”之类的话,茅老也许有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地方,但经济学原理好歹是学通的;你还仅仅停留在几本国内教材、几个基本概念上,还没学通呢。

这么说楼主,确实有点冤枉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01:00
以下是引用hjzhou88在2009-3-9 13:28:00的发言: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都把些书本上的结论背下来,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而不顾结论所隐含的假设条件。

这一句倒是点到了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04:00

几点看法:

1、效率是有所有权属性的。A只关心自己所有的资源效率,不会关心其余资源的效率。分散所有权下,边际均衡时投资效率的绝对值对各个所有权人是不等同的,除非假定任何边际上的投资机会对于任何所有者是均等的,投资没有排斥性,即A投资一元于某项目时,B也可以投资一元在同样项目上。

2、边际均等是投资的稳定点,边际均衡时,资源如果资源已经用尽,效率将实现相对最大化,不会再有资源的流动,无论是分散的资源所有权还是单一的资源所有权都如此。相对最大化是与边际不均衡各自的资源效率比较而言,均衡时一定使各个所有权人各自的投资收益率(平均)(也即效率)相对最大化;而单一所有权下不仅是相对最大化也是效率值的绝对最大化。

3、投资起始时如果所需要投资的两项目在边际收益已经是均衡的,则投资的边际均衡的同时也将实现平均收益均衡。如果起始边际收益不等,边际均衡时平均收益不等。但追求较高的平均收益不与投资一定最终稳定在边际均衡点相矛盾。比如当A在投资房产项目上平均收益较高,但投资结束时,发现其边际收益低于服装行业当时的边际收益,则理论上A出于同样的追求高平均收益率的愿望,会转移部分投资至服装行业,当边际均衡时,A将获得更高的平均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07:00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12: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3-9 18:04:00的发言:几点看法:

(冒着再次被witswang批判的炮弹问一下):可否把上述看法写成某种数学规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42:00
自己水平还不行,没有达到楼主的高度,得多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18:5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0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9 10:0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9:40:00的发言:一是资源配置效率并没有最高的统一标准,需依具体情形而定;二是由一知:茅老的观点是不对的

这中间又看不到楼上的逻辑了。

既然“一”在说“需依具体情形而定”,那是不是在说:

任何人只要自己一提自己的效率标准,他的观点就是“不对的”?——“一”构成“二”的充分条件?

如果不是这样,楼上又怎么肯定茅谈的不是在“依具体情形而定”?

(以上只是根据楼上的逻辑做的讨论,并非旨在强调茅的观点是“对的”)。

很简单,因为你还不知道,所以才有你这样说。

在适当时候,我再说具体情形的问题!现在不说主要是因为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要不然这里一大堆聪明人也不会为此辩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0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9 10:4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zhiyuan224在2009-3-9 10:33:00的发言:这个就是边际问题么,怎么那么多人挺楼主

这里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数学表述的重要性。如果双方都列出了自己的规划问题(其中包括约束条件),分歧在哪里就一目了然了。

(经济学确实不是数学,但数学可以让经济学的表述更精致)

看来你是被数学害得不浅了!呵呵!不过,数学的确非常地迷惑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38:00
茅老的确可能因为年龄很大了,楼主说的问题,其实茅自己未必真的清楚,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茅的《微观经济学十讲》第78——79页,他说用边际分析方法得到的最优养猪量叫“最佳点”,一会儿又说利润率极大的点“最优点”。哎!!茅老虽然搞工科出生,但量的基本关系他还真的没搞清楚!而且,他说的这两个量正好和楼主说的两个量一样,所以,要分析楼主的问题,大家不妨直接分析茅书中养猪问题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40: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09:00的发言:看来你是被数学害得不浅了!呵呵!不过,数学的确非常地迷惑人!

比起数学来,有些人的“大白话”更迷惑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41:00
没想到今晚发两贴居然晋升博士生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42: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05:00的发言:很简单,因为你还不知道,所以才有你这样说。在适当时候,我再说具体情形的问题!现在不说主要是因为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要不然这里一大堆聪明人也不会为此辩论!

这些人为此辩论,其中原因之一,不正在于双方对各自的问题没有统一、清晰的表述吗?

我们就在这里等你的“适当时候”。看你能不能不用数学,把你要说的讲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44: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38:00的发言:茅老的确可能因为年龄很大了,楼主说的问题,其实茅自己未必真的清楚,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茅的《微观经济学十讲》第78——79页,他说用边际分析方法得到的最优养猪量叫“最佳点”,一会儿又说利润率极大的点“最优点”。哎!!茅老虽然搞工科出生,但量的基本关系他还真的没搞清楚!而且,他说的这两个量正好和楼主说的两个量一样,所以,要分析楼主的问题,大家不妨直接分析茅书中养猪问题的例子。

这里hhgxyzp就要弄清楚自己的逻辑了(结合前面的帖子):

茅讲的,与“微观经济学”讲的,是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4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9 21:4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09:00的发言:看来你是被数学害得不浅了!呵呵!不过,数学的确非常地迷惑人!

比起数学来,有些人的“大白话”更迷惑人。

版主回复好快啊!!“大白话”更迷惑人恐怕就不是大白话了!再说,像文革时期的话迷人,主要不是因为话,而是因为人的魅力和环境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54: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46:00的发言:版主回复好快啊!!“大白话”更迷惑人恐怕就不是大白话了!再说,像文革时期的话迷人,主要不是因为话,而是因为人的魅力和环境所致!

照你这样讲,数学迷惑人,恐怕就不是数学了?

请你用你的大白话,把两个人的问题分别表述一下,看看大家能不能看懂你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55: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09:00的发言:看来你是被数学害得不浅了!呵呵!不过,数学的确非常地迷惑人!

请先解释一下数学的害处;

以及前面我说的的害处。

如果有人用英语表述经济学问题,你是否要说“看来你是被English害得不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57:00
不用我表达,我说了,看茅书更系统点!他书中的问题与此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1:58:00

其实,主楼中问题的逻辑很简单。

如果茅连自己的问题都表述不清晰,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里的前提应该是什么,分析问题的逻辑应该是什么,茅的各种说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不一目了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2:03:00
不想和sungmo抬杠!我没说用英语表达又如何的话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2:04: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1:57:00的发言:不用我表达,我说了,看茅书更系统点!他书中的问题与此一样!

那么,请你表达(你必须表达):

茅的说法,与“微观经济学”的说法,是否是一回事,是否是“一个玩意”?

如果你还说“看茅的书就知道了”,那么别人只能推出:你脑中的“微观经济学”仅来自于茅——否则无法解释你前面的“这玩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2:04:00
以下是引用hhgxyzp在2009-3-9 22:03:00的发言:不想和sungmo抬杠!我没说用英语表达又如何的话语!

数学不过是一种语言而已。

我也不想和你抬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9 22:12: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3-9 21:58:00的发言:

其实,主楼中问题的逻辑很简单。

如果茅连自己的问题都表述不清晰,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里的前提应该是什么,分析问题的逻辑应该是什么,茅的各种说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不一目了然吗?

虽然茅自己不清楚问题,但茅书中存在的问题和楼主的问题却是有意义和问题,其实这问题我国83年翻译的D.S.沃森和M.A.霍尔曼著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书中也提到类似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