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摇身变成股票分析师,他公开站出来呼吁美国股民要勇于入市,积极承接物超所值的股票,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未来都有很好的获利机会。
金融海啸以来,全球股市跌跌不休;惟○八年第四季起,美国道琼指数仍徘徊在八千至九千点之间;不过奥巴马上任後,美股却像溜滑梯一般重挫而下,源头出在杠杆断裂的金融股身上。
三月五日,曾是全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盘中股价一度写下○.九七美元,最後收在一.○三美元,市值剩下五十六.四亿美元。这家总资产逾二万亿美元,○七年初市值达二七○○亿美元的世界级大银行,如今只剩下残值,令人不胜唏嘘。
成为花旗集团股东,是很多个人或国家的荣耀象徵。像是持有花旗集团股权逾四%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瓦里德,两年前出版他个人投资传记的时候,就花了很大的篇幅叙述,八○年代花旗集团在中南美洲储贷危机中受难时,他危机入市得到很好回报,甚至因此沾沾自喜。可是这些“丰功伟绩”已随风而逝,二十年前做对的事,如今再来检验,反成了投资的负面教材。
其他的美国金融机构,都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受到重创。除了花旗集团市值跌掉九七%外,因为并入美林证券如今与花旗成了“难兄难弟”的美国银行,也向政府要求救援。美国银行的执行长Kenneth Lewis日前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大吐苦水说,并入美林是一项很严重的战略失误。美林去年第四季爆出一五八.四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使美国银行形势更显艰难。
美国银行股价最低跌到二.五三美元,市值最低只剩下一六一.九五亿美元,相较于○六年底市值二三八○.二亿美元,折损超过九成以上;这与花旗集团从二七三六亿元的云端上滚落,情况完全一样。 相对来看,同是道琼成分股的摩根大通受到伤害小了很多。目前摩根大通市值仍达五九八.六四亿美元,虽然最近股价创了十四.九六美元的低价,相较于○六年底的一六七二亿美元市值,摩根大通市值少掉六成已算是佼佼者了。
另一档金融成分股美国运通,受到卡债压力,市值从七二七.四三亿美元跌到一四一亿美元,也折损了八成。道琼成分股股价跌到十美元以下的个股中,除了美国铝业主要是受到原物料暴跌影响,市值缩减八二%外,其馀如GM、GE都涉及金融领域。像是GM旗下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就闯了大祸,曾是全球最大市值企业GE旗下有GE Capital,这次就受到重伤害。
GE是惟一进榜道琼成分股逾一百年的老牌企业,但这家百年老店最近却屡屡失信于投资人,让股价难以翻身。例如,去年第四季,GE声称手上有足够现金,却在十月初发行了一二○亿美元次级股份,并向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基金发行三十亿美元的优先股。其後数个月,GE还打包票说不会削减股息,但是最後仍然黄牛。形象受创,加上有GE Capital这颗不定时炸弹,GE股价从此抬不起头。
为了就近监控金融业体质,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十九家资产总值超过一千亿美元的大银行,须强制进行自我财务状况评估。检测的标准,是假设美国失业率逾一○%,及房地产再跌二○%时,银行继续借贷及打销呆帐的能力。
接受压力测试的十九家银行,除了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外,还有高盛、摩根士丹利、富国、道富、纽约梅隆、BB&T、PNC金融服务、大都会人寿、GMAC、Fifth Third Bancorp、U. S. Bancorp、Capital One、SunTrust、Regions Financial及KeyCorp等。
这些金融机构中,富国银行原是体质健全的好银行,去年十一月股价逆势上涨到四十四.八六美元,被巴菲特视为手上的生蛋金鸡。但去年与花旗争抢美联银行,富国银行高价抢亲,结果去年美联银行一口气摊提九六七亿美元的巨额坏帐损失,强行吞下美联银行的富国银行身受重伤,股价一度跌到七.八美元,市值仅剩三六四.八九亿美元。
经过这个转折,多数美国银行身受重创,两家由投资银行转成的商业银行,高盛股价一度跌到四十七.四一美元,目前在七十五.六五美元,市值三四九.三六亿美元,已摆脱危险。摩根士丹利股价最惨跌到六.七一美元,目前是十七.一八美元,市值一八四.六亿美元,也已化解危机。 十九家总资产逾一千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如今市值多约在二、三百亿美元之间,美国金融已大大减肥。 到目前为止,美国金融股的阴霾仍未散去,银行业的CDS(信用违约交换)也急遽升高,反映违约风险正在增加,背後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银行的信用评级不断被降低,穆迪正降低富国银行评等,摩根大通前景也被调到负向。
二是坏帐的恐惧感升高。美国房地产贷款公会公布,去年十一月业主被断头的房地产,创了三十六年新高;去年第四季的房贷违约率达七.八八%,市场最担心的仍是楼市恶化,将继续重创金融业。
三是国有化的疑虑,AIG被美国政府接管後,投资人手上的股票形同壁纸,最近花旗与美国银行,都有被国有化的传闻。 在国有化与私有化之间,美国充斥了不同的声音。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曼的专文就如此分析,「为促成迅速而有序的重整,美国政府必须将部分银行国有化」。他认为小型银行已濒临危险边缘,政府必须全力抢救银行。为终结银行僵尸化状态,银行需要更多资金,但是政府实施纾困计画,就得面对图利银行股东的指责。
像去年美国政府斥资四五○亿美元为花旗纾困,取得相当于七.八%股权的优先股,同时为花旗三○一○亿美元资产组合提供担保;最近美国财政部又准备以债作股,增持花旗股权到四成,就让担心股权遭到稀释的投资人加速撤离;而对冲基金则一面买入花旗优先股,一面抛空花旗普通股,让花旗股价持续重挫,抬不起头来。
美国政府已着手拆解AIG集团业务,但为了化解市场疑虑,美国联准会主席柏南克表示,银行毋须于国有化架构下生存,美国政府无意把银行国有化,有意舒缓市场对国有化的恐惧。
美国银行业○八年第四季总共亏损二六二亿美元,这是一九九○年储贷危机以来首度见到的亏损;而○八年全美银行业总获利也只有一六一亿美元,直逼一九九○年一一三亿美元的低水准,比起○七年一千亿美元的纯利,更是天差地别。目前堪称是美国金融业百年来最艰难的一刻。
银行业的强大与否,也间接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国力。像是一九八九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巅峰的时刻,银行市值全球前十强中,日本就囊括了六到七家,欧美银行市值纷纷被日系银行超越。 二○○○年前後,则由美国的银行业独领风骚,花旗、美国银行市值都一度超过三千亿美元;如今,花旗及美国银行市值加起来还不到三百亿美元。 而一九八九年独领全球风骚的日系银行,在泡沫经济後则土崩瓦解,现在活下来的都是重组後的金控。然而全球前三十大银行,只有三菱东京UFJ、三井住友、瑞穗金融控股仍在榜上,但市值已掉到二百多亿美元,排名都在二十名以後。资产泡沫以後,银行首当其冲。
目前银行市值全球排名又大风吹一次,由于中国的银行受创较轻,在欧美银行殒落之後,市值前五大排行,中国已占四家。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一七二六.二亿美元市值高居首位,建设银行以一二三四.七亿美元居次,中国银行的一一四七.三亿美元排第三。 第四名则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基金公司,已比美国任何一家银行都大,市值达一一二○.四亿美元。中国人寿则以八三四.六亿美元,打败汇丰控股的六一八.二亿美元,居全球第五。 美国的摩根大通只能以五九八.六亿美元排第七,有趣的是高盛排名第十名,富国银行第十一,排名都比市值三八六亿美元的南非Absa银行还低。 二○○五年,中国的银行加紧IPO的时候,一家美国银行或是花旗市值就抵过中国前三大银行的总和;如今一家中国工商银行,市值超过一千七百亿美元,足够买下花旗加美国银行,再加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然後再奉送摩根士丹利及高盛。也就是说,一家中国工商银行抵得过全美最大的六家银行。
这代表什麽意思?不是中国金融股太贵了,就是美国银行股太便宜了,也说明了美国房地产泡沫问题难解。一九八九年日本的金融股在资产泡沫後灰飞烟灭,美国的银行如何在坏资产压力中,重新找到再生的新动力,这是美国国力能否再起的象徵,也是全球在金融海啸冲击後,能否再起的关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