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7-13 16:26:59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6:19 如果在给定的消费集里价格本身成为我们考虑的东西,能不能定义偏好,如果可测,市场体系怎么决定?
另外,按以上方案,可否把(竞争性的)消费者优化问题表述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27:38
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中货币都是外生的,这是和马克思的说法的区别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36:54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6:27 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中货币都是外生的,这是和马克思的说法的区别之一
这里的“价格”不光和“货币”有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38:45
换种说法,按上面的方案,“偏好”将是优化的结果,而非优化的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44:05
这个问题的方案变成如下模式:张三的偏好同两个变量相关,一个是货币,另一个是给定的一对货品组合,而货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随着所谓的市场体系发生变化,总的约束条件同一般的假设相同,既然是是竞争性的,这个问题最后的优化就是成问题的了,需要考虑一个给定的外生的市场,还必须考虑是否存在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51:00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6:44 这个问题的方案变成如下模式:张三的偏好同两个变量相关,一个是货币,另一个是给定的一对货品组合,而货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随着所谓的市场体系发生变化,总的约束条件同一般的假设相同,既然是是竞争性的,这个问题最后的优化就是成问题的了,需要考虑一个给定的外生的市场,还必须考虑是否存在的问题。
可否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下上述问题?这样可以明确一些。

其中,偏好是不是既定约束下优化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51:40
货币是不是一种可以解释偏好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相反,这是我考虑过的问题,希克斯和一些经济学家的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解释价格的架构,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实际可能是另外相反的东西,承认价格为既定事实解释别的问题要自然的多,我以为效用偏好都是人为提出的工具,要真正具有说服力必须另外追寻方法。货币可能是个突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56:25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6:51 货币是不是一种可以解释偏好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相反
在局部分析中,“货币”其实是“禀赋”的一种概括性的表达。

在全局分析中,“货币”也可以抽象掉。

(偏好、技术、禀赋是三元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6:57:08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6:51 承认价格为既定事实解释别的问题要自然的多
这正是局部分析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01:44
事实上,偏好在这种形式可能是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某一条件下的前提,举个例子比如你可能某一时间只对某个东西的实际带给你的欲望程度感兴趣,根本不会考虑价格。这个东西的数学形式我一直都未完全完善,其中有一个困难,和货币相关的变量究竟如何量化,选取那个变量是合适的都不是太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11:42
68# sungmoo 这种观点只是对于纯粹的不考虑在同一维度下几个实际不可能共存的变量的情况才是合适的,那个序你可能根本不存在,局部分析抽出的有的是致命的东西,货币并不等于禀赋,只有你认为它根本不起作用,或者说外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种观点缺乏运动变化,实在令人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14:04
69# sungmoo 我的货币不是死的变量,是运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50:09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5:12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4:30 用语言可以与经验连接,数学语言是经验的抽象,理解数学语言还需要“语言”。我以为经济学用数学语言是为了对经济命题做数学分析,但是数学分析的两头:起点与结论要与经验连接,此时需要“语言”。
哪种语言,不是“经验的抽象”?

用非数学语言表述经济学,难道不是为了分析?

这里,说“数学分析”,与说“用X语言分析”,有多大区别吗?
比之语言,数学是更抽象的。非数学语言的分析与数学分析不同。数学分析是在数学概念系统内的演算,一般语言的分析只是因果逻辑分析,无法进行数学运算。与数学语言比较,语言与经验的连接更直接,最基本概念是直接由经验(感觉)定义的。数学基本概念都需要语言解释,相反,语言并非都需要数学概念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53:4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5:09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5:05 怎么麻烦? 能具体点吗? 我还没有感觉麻烦啊,所有物品数量都用正实数表示, 问题是什么?
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多了。

接下来,就可以讨论这样的消费集上可不可以定义一个满足完备性与传递性的二元关系。
问题是:这样的消费集“可经验性”为什么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57:04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7:50 比之语言,数学是更抽象的。非数学语言的分析与数学分析不同。数学分析是在数学概念系统内的演算,一般语言的分析只是因果逻辑分析,无法进行数学运算。与数学语言比较,语言与经验的连接更直接,最基本概念是直接由经验(感觉)定义的。数学基本概念都需要语言解释,相反,语言并非都需要数学概念来说明。
更关键的是,数学是更确切的吧?

我不认为,“语言”与经验的的连接更直接。

“最基本概念”,也似乎不能说成“直接由经验(感觉)定义的”。

另外,“因果逻辑分析”,真地无法进行数学运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57:38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7:14 69# sungmoo 我的货币不是死的变量,是运动的。
什么叫“死的变量”,什么叫“运动的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7:58:52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7:53 问题是:这样的消费集“可经验性”为什么麻烦?
你经验到的什么东西,用实数(特别是无理数)来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00:00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7:11 68# sungmoo 这种观点只是对于纯粹的不考虑在同一维度下几个实际不可能共存的变量的情况才是合适的,那个序你可能根本不存在,局部分析抽出的有的是致命的东西,货币并不等于禀赋,只有你认为它根本不起作用,或者说外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种观点缺乏运动变化,实在令人质疑。
说句实话,本人看不懂上面这些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02:02
借一步 发表于 2009-7-13 17:01 事实上,偏好在这种形式可能是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某一条件下的前提,举个例子比如你可能某一时间只对某个东西的实际带给你的欲望程度感兴趣,根本不会考虑价格。这个东西的数学形式我一直都未完全完善,其中有一个困难,和货币相关的变量究竟如何量化,选取那个变量是合适的都不是太清楚。
我不想说你必须用数学表达出来“这个东西”,而是不借用数学,很难理解你的想法(也可能误解你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02:2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5:07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4:33 那就前后,但仍然要同类。
叫“前后”,比“大小”要确切多了。

另外,定义时,不需要定义“前于”、“后于”与“无差异于”。

只需要定义“非后于”,就可以把其他概念定义出来。
还需要换位考虑吧。否则“非后于”怎么包含“后于”。

另外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排序是否要以同类为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08:23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8:02 还需要换位考虑吧。否则“非后于”怎么包含“后于”。另外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排序是否要以同类为前提?
如果你了解相关理论,这些不是问题。

在非空集X上定义一个二元关系“R”。设R满足完备性与传递性。

对于X中的任意两个元素a、b,定义新的二元关系“P”与“~”:

(1)若aRb成立,但bRa不成立,则称aPb。

(2)若aRb与bRa都成立,则称a~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09:05
简言之,P与~的定义并不独立于R的定义。

另外,可知P不具有自反性(aPa不成立),而~具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10:03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8:02 另外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排序是否要以同类为前提?
具体地,你可以看一下数学中关于“序”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15:24
一般地,给定非空集A,任取非空集B⊆AXA,则B确定(定义)了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R:

∀a, b∈A: aRb等价于(a,b)∈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20:56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7:58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7:53 问题是:这样的消费集“可经验性”为什么麻烦?
你经验到的什么东西,用实数(特别是无理数)来表达?
作为外生的数目,不会有无理数(或可忽略),计量单位足够小可保证涵盖有理数;实数假定可保证解决内生结果的连续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32:02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8:10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8:02 另外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排序是否要以同类为前提?
具体地,你可以看一下数学中关于“序”的概念。
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是一个在不同的物理空间是否可排序的问题。我理解数学的序,已经假定其所在的物理空间为同一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38:00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8:32
sungmoo 发表于 2009-7-13 18:10
ruoyan 发表于 2009-7-13 18:02 另外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排序是否要以同类为前提
具体地,你可以看一下数学中关于“序”的概念。
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是一个在不同的物理空间是否可排序的问题。我理解数学的序,已经假定其所在的物理空间为同一空间。
你的“同类”指什么?

“同一物理空间”指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09:22:03
都在单一的物理量纲下排序;比如都在质量空间排序,或都在体积空间排序,而不能体积与重量一起排序。偏好既然被假定是一种排序,就是假定了被排序的对象(元)有同一量度单位。那么,从物品的自然计量单位到这个统一的计量单位如何过渡?在效用函数证明中的因子单位向量e,具体是什么?如果偏好所比较的“元”具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与效用又有何区别?
埃其沃斯开始,认为物品组合具有统一效用(理查德。豪依),偏好也是指组合之间的比较,所以偏好可以理解为就是组合效用之间的比较关系。
忽略偏好比较的内容,如果得出的结果直接与经验对接而无有关效用的指标,也可以,算是成功回避了效用的计量问题,但是作为消费者均衡条件的MU/P=C仍然没有逃脱以效用指标来表达,所以,偏好理论回避效用希望直接得到可经验结论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所以,总的说,我不赞成偏好理论中效用可有可无的观点,偏好理论是从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也是以效用(元的效用比较)为基础的,结论又有效用的指标,怎么能说偏好理论与效用理论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09:26:46
ruoyan 发表于 2009-7-14 09:22 但是作为消费者均衡条件的MU/P=C仍然没有逃脱以效用指标来表达,所以,偏好理论回避效用希望直接得到可经验结论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所谓的“效用函数”u(·),无非是个可以表征给定偏好的实函数(取值是实数),它没有单位(也不需要单位)。

这个u你随便给它起个其他什么名字,丝毫不影响问题的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09:29:50
ruoyan 发表于 2009-7-14 09:22 埃其沃斯开始,认为物品组合具有统一效用(理查德。豪依),偏好也是指组合之间的比较,所以偏好可以理解为就是组合效用之间的比较关系
前面和你说过了,引入“偏好”后,引不引入“效用”,已经无关紧要。

在偏好这个外生前提方面,经济学关心的是“什么比什么更好”而不是“什么为什么比什么更好”。

(补充一句:如果你还想对“外生前提”做出“为什么”之类的解释,这也就不是外生前提了。而你想做解释,仍然需要引入新的外生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