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死,当时英国提出一个凯恩斯计划,美国提出一个怀特计划,知道问什么么,就是两国都想让自己的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这样从中就可以获得铸币税,更重要的是可以输出货币来弥补贸易逆差,就跟现在买国人拿纸美元全世界买东西一样。
二战结束,世界主要强国实力都发生了变化,虽然40%的国际贸易还是用英镑结算的,但是欧洲迫切需要重建,这个时候美国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美元能够打败英镑的原因。
此外楼住得标题,充当国际货币的“货币”需要什么条件:可以从货币的支付手段属性理解,黄金为什么是国际货币,为什么最后金本位被布雷顿取代了,因为黄金货币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所以是刚性的。纸币出现后,作为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一个内生变量,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的结果,是一个从“商品具体”到“一般等价物”的自然演进过程,此时货币的流通不带有强制性质,更多地依赖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它属于“自由货币”。但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就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信用和政治权力的支撑,此时,“自由货币”就过度到“国家货币”。从自由货币过度到国家货币实际上是在一个地域内各个经济主体提高信用合作程度的结果。同样地,在一个区域内,随着各个经济体国家合作和依赖关系的强化,将使货币(或产生一种新货币)突破一国国界而成为流通范围更广的国际货币,即出现货币国际化(或共同货币)。所以当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就是这种货币在世界其他国家充当一般等价物,在国际支付中扩大其使用范围和数量,在主要外汇市场能够扩大其交易量的过程。从自由货币到国家货币,再到国际货币,其演变过程也是政府信用对货币形式其职能支撑作用的强化,而这种支撑作用就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等等。
所以信用才是关键:这就需要这个国家经济强劲有力、货币币值稳定和相应发达的金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