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创造去改变我们自己的市场命运,用中国创造打造出一只标准化、正规化、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作者:龙之珠(lzzscsj)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过了三十个年头,回顾往昔,既有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开创之举,也有义乌小商品做成大市场的神来之笔;三十年后的今天,小岗人止步于致富的大门,义乌小商品只是廉价的代名词,难以提升至品牌高度。耕地硬化、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失控、广告欺诈等等。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在向市场索取的同时,有没有对市场进行相应地保护和付出?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既是商品的销售者,又是商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维护和保护我们的市场环境,那么,我们自身经济效益将因受到市场环境恶化的制约,而难以提高。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商品中识别真假?如何通过商品漂亮的包装认定商品的安全?如何知道美丽的广告词下是否藏有“美丽”的陷阱?市改革开放场经济在带给我们商品繁荣的同时,也带给我们鉴别商品的无尽烦恼。唐僧通达佛家义理,却难辩真假美猴王。我们消费者只是肉体凡胎,对于辨别真假的问题,我们连唐僧都不如,更何况去比如来佛祖。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一个安定的市场环境,只有安定的市场环境,才能给我们每一个消费者带来生活改善的希望。到了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今天,市场经济已进入新的轮回,而曾经的小岗人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由于历史和条件的局限,再也难以承担中国市场经济新的历史重任,续写昔日的辉煌了。
1978——2008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二个市场历史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经济发展策略。农村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力,但城市中的工业、商业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受计划限制,国内商品匮乏。城市中,那些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既不能升学又找不到工作,甚至两劳释放人,迫于生计,从事商品买卖。由于当时流通不畅,物质匮乏,所以,当时从事商品买卖是处于流通奇缺的市场状态。只要从事商品流通就有钱可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地制约,国营企业生产力被束缚。由于市场流通地需要,乡镇企业率先活跃起来,一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止。中国市场经济的首批富翁代表,产生于市场经济流通业和乡镇企业。1992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之争,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而偃旗息鼓。市场经济全面放开。由于国有中、小企业,再无指定生产任务,必须在市场上求生存。随着乡镇企业工作者经验积累,国有企业私有化改制,以及在城镇商业大潮中,勤劳、踏实、苦干的国企下岗干部、职工、社会适龄失业人员,共同构筑和创造了1992——2008年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繁荣,成了第二批中国市场经济全面开放的致富人群。而第一批的致富人群大部分已被淘汰。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资金、基本规模已不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和决定性因素。技术、人才、文化底蕴往往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经历的二个市场阶段,所造就的二批市场富翁,可以说是在中国特定市场环境下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特殊环境的社会淘汰者,又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特殊环境的社会成就者。
2008年,既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下个年头,也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侵略中国市场经济成就的时候。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国内的市场环境,不断地冲击和考问中国市场经济。经济危机要持续多久?金融风暴如何又起第二波?中国经济是靠内需拉动为主,还是要外资支撑?中国市场经济出路何在?中国经济能否率先走出低谷,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泥潭?亚洲在看中国,欧洲在看中国,美国也在看中国,世界都在看中国。而中国只有靠自己。五十年代,我们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现在苏联解体了;八十年代,我们向美国先进的市场经验和理论学习,现在美国向中国伸手,请求援助了。当历史走到了2009年,世界经济似乎凝固了,不论是以前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还是市场理论和经验比中国丰富得多的、不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期望的眼光转向了中国。不知是世界在一夜之间都突然发现,还是冥冥之中国运轮回,在百年屈辱中沉默的中国被推到风口浪尖,要承担历史的重任了。
从古至今,唯一创造了文化、物质文明并能发达至今的国家,只有中国。四大文明古国能够唱响今日世界舞台的,已经是四去其三了。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还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或许面对曾经辉煌、今日衰落的帝国。在金融风暴的肆掠和经济危机的陷落中,能保持淡定和从容的也只有中国。竟是是什么能让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巍然耸立,卓而不群呢?答案只有一个:文化底蕴。因为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取决于行为者的思想文化水平。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物质创造,只是思想文化的表象。与其说中化文明五千年地传承,是物质文明地不断更新、发展地延续,不如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的具体表现;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市场处境,与其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落差,不如说是不同文化底蕴对市场认知和作为的方式反差。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的繁荣、长久、稳定,必须要能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市场经济的繁荣外表,并不能掩盖文化底蕴的脆弱。缺乏牢固基础的市场经济,越是向上延伸,就越是走回了起点。在大厦倾倒的那一刻,就是上帝之手,也难以回天了。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学说,从来也没有指导过实践,而是被实践所不断地否定和推翻。当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学说已经沦为假说和经验时,再也无法面对日益庞大的全球市场。每当遇到新问题,学说和经验要么是束手无策,要么是再创造一种新的学说。能有些作为的,也是以经验方式,在失效的策略上反复使用。当百年的市场经济帝国,在乞盼着中国带给他们复苏希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所拥有的百年经验和不断随实践更新的理论、学说,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
世界看中国,中国靠创造。无论是西方百年的经验和理论学说,还是中国现有的市场结构和状态。都不能提振中国市场经济、缓解世界经济危机、实现中国创造。中国的市场环境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的历史挑战和重大变革。在金融风暴中,中国政府积极举措,推出了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计划。央行利率也几乎同时,与世界经济同步应对调整。随即,中国政府又连续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促发展、保增长,是中国面对金融风暴和世界经济危机最明确的态度和最积极的应对方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府态度最明确,反应最积极,措施最有力,信心最坚定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大好政治局面。中国经济从此必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与中国政府积极举措相对应的是,2000万农民工返乡,几百万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压力;企业如能保持不裁员,已属不易,如再招聘人员,也面临着市场压力;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崩紧、融资渠道缺乏。因资金链中断,不少企业已经倒闭。世界经济正呈下滑态势,中国2009年外贸出口同比大幅下滑。中国政府2009年GDP增长8%的承诺面临种种考验。2009年2月CPI下降1.6%,PPT下降4.5%,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下降1.2%。从CPI、PPI以及房价等数据和走势看,要实现今年GDP8%的增长目标,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较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还显得力度不足。要实现GDP8%的增长目标,必须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地束缚,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力量集中在内需上,通过房地产市场提振(参见房地产配额制),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瓶颈地突破(参见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方式),用市场经济的结构升级来实现。而这所有的提振和突破,前提必须是打造出一支标准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经验和财富积累已经完成之后,资本运作的条件已经具备。资本对接、强强联手已成为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地必须。在资本、技术、人才集约化、规模化的今天,低水平的价格竞争,靠经验应对新的市场局势,用自我积累去对抗资本、技术集约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现实。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打造一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标准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一是在市场运作的高度上,重新搭建资本对接市场,将人力、财力和物力更有效地结合,发挥更大得作用;二是通过经营管理标准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通过市场运作,用品牌效应,将水平低下的经营者清理出市场,优化市场环境;三是通过企业家队伍对企业家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并使其提高,避免和克服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因个人的行为不受约束,而给企业、社会带来得不良后果。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懂政策的企业家队伍,既是中国市场环境优化、改善地需要,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振地需要。通过企业家队伍的品牌建设,消费者只要识别品牌标志就可以放心消费,既简便,又经济。而标准化、正规化和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现有市场格局条件下,中国的人文创造。一个中国人文创造的企业家队伍,必然会由此带来千千万万个中国创造,而千千万万个中国创造汇聚起来,必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中流砥柱。中国创造也必将使中国经济逆势而上,让中国经济独步于世界经济之林。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