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24 6
2009-03-27
主要观点: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由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各方反应:

    经济观察: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严肃建议”

    周小川认为,在由主权储备货币构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他强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美国总统奥巴马24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不认为有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也分别表示,不会放弃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表示,周小川有关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建议。他说:“我确信,有关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讨论,以及有关其他改进国际货币体系建议的讨论,将会持续下去。”

    俄罗斯官员上周表示,将在定于4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提议,采用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俄方还表示,这一提议已获得巴西、印度、韩国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瓦妮莎·罗西:从较长远看,许多国家应该会欢迎有关采用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这项建议有助于缓解过去几年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压力。

    权威解读:

    我国政府应对危机体现出独特优越性

    周小川在文章中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 。事实表明,综合比较世界上主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在出台重大举措时决策及时、果断、有力,体现了独特优越性。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国政府反应迅速,果断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工作要求,迅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二是启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对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三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四是着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五是推进增值税转型、成品油税费和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3月25日 周小川: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

    主要观点: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并为此付出了代价,经济恢复一直较慢。中国当局克服困难、坚持稳定汇率,对阻止当时危机蔓延是有贡献的。

    从储蓄率波动的时间分布看,美国本轮低储蓄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东亚国家储蓄率提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储蓄率上升更是在2002年以后,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全球储蓄率不平衡客观存在,储蓄率高低差异的原因多样,似不能简单地将储蓄率高低说成只与汇率有关。希望某些长期特性在短期内改变不切实际,需从更广泛的宏观角度,综合考虑。首先,解决储蓄失衡问题,需要综合药方。其次,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加大合作力度,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再次,合理引导储蓄盈余更多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最后,应继续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权威解读:

    专家解读:如何看周小川的两篇文章

    只为创立一种新的储备货币是对文章的误读:未能充分认识到周小川和其他中国学者为应对当前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所作出的思想贡献。文章的贡献意义在于,指出了危机的根源,并进而提出危机解决之道。

    根据文章内容,金融危机的根源: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性弊端和局限也是导致危机的因素。此外,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未能反映出世界经济在近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是过时的,因此也是不适用的。

    化解危机之道:关于危机解决之道,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首先,短期内应建立起适当的机制,以此来确保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到其全球性影响;其次,长期内应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

    ·3月26日 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

    主要观点:

    发挥好各国负责整体金融稳定的部门的专业作用,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

    对于中国经济,总体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事实表明,综合比较世界上主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在出台重大举措时决策及时、果断、有力,体现了独特优越性。

    各方反应:

    “国际储备货币”提议搅动美元大棋局

    针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创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观点,各方人士作出了不同回应。分析人士指出,该观点最终可能成为一个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考量的长期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他还表示,关于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讨论其实并不是“新事物”,而当前的危机“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不过,斯特劳斯-卡恩还表示,他并不认为美元已经丧失主导地位,中国方面也持同样看法。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24日表示:所有人都认为IMF应该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不过,目前并未发现美元作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所发挥的作用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现有的全球储备货币仍是美元,且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24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仍无可争议。美联储前主席、奥巴马的高级经济顾问沃尔克25日表示,建议“不切实际”。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马骏25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想法可能是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在未来几十年发生最深入的改革之一,值得认真考虑。而从长远来看,可能有助于结束中美之间巨大的双边失衡。这个想法的实施面临巨大的技术性障碍。不过,可能会慢慢获得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持。

    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辛芬德费尔认为:周小川的观点显示,中国央行正在更加积极地推进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此前,中国已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达成货币互换协议。

    权威解读:

    央行金融研究所: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几点认识

    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多方面问题:本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各类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渠道,迅速在全世界蔓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而危机的快速蔓延暴露出了部分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理念、体制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问题。

    改革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改进金融监管的第一步是监管的自我批评;2.引入宏观管理机构的周期参数,加强逆周期机制;3.监管机构须提高队伍素质,否则缺乏监管市场的经验和感觉;4.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5.关注公司治理问题。

    中国用行动证明与世界风雨同舟:

    外媒惊呼"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中国冷静回应

    英国《金融时报》25日刊发一篇社评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这不是恐吓,周小川严肃地建议用一种储备货币来抗衡美元的地位。他的观点值得一听。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学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不要耗尽外汇储备。和许多其它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中国也积累了巨额的外汇资产,用以应对未来的紧急情况。

    拥有另一种安全的储备资产将符合中国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美国不利。当然,这将增大美国为其赤字融资的难度。但美国不应指望世界如此紧密地配合自己刺激需求的意愿。这样的失衡正是如今这场危机的根源。

    中国在本轮经济衰退中采取了明智的做法,借助政府支出来扩大需求。现在北京想要在重塑世界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种外向型思维应该受到欢迎。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用行动证明与世界风雨同舟

    今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新的不利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此次以“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和改革”为主题的会议吸引了5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他们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

    面对汹汹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沉着应对,果断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我们也正在全面实施这个计划,力争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真诚携手,互利共赢,中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共同遏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见证了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中国与世界同舟共济。

    各方评论:

    金融时报: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并由金融市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此次危机暴露出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些问题,需进行必要改革,包括强化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国际责任,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逐步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加强国际金融监管、鼓励区域金融合作,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贵:当前,亟需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投票权基于经济规模的分配原则,重新审核基金份额、扩大基础投票权。在设计份额和投票权及其分配的过程中,既应该反映已有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还应该前瞻性地考虑能够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指标,从而保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动态的公正性,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否定权,并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督和预警,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汇率激烈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明显,从而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因此世界各国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来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G20各方立场基本确定欧洲认定应改革金融体系;发展中国家希望拓展发言权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上述表态同时包含了来自美国、欧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加之G20财长会议已于本月中旬召开完毕,因此可以认为,G20内部各方已接近完成最终立场确定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27 17:11:00
是到了中国重拳出击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17:23:00

形势尚不明朗,前景亦不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17:32:00
开高价,给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地位铺路,等待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3:30:00
静观其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8 18:39:00

会有啥大动作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