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年前就看到文章把几万亿的储蓄形容为洪水猛兽, 那时候担心的是通货膨胀. 政策制定者们更是有恃无恐, 反正老百姓有那么多储蓄呢怕什么.
最近的政策和舆论更是把促进消费和降低储蓄率挂在嘴上.
可是我看了一些美国的情况和数据我觉得这个政策方向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
所先美国人为什么敢消费, 除了消费习惯和商业环境, 还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福利相对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好( 比欧洲还是差多了)
然后这次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反映----去美国看了就知道, 那真的是非常萧条---什么东西都打折----倒闭的连锁店很多----很多别墅1万美金一套在卖------流动性严重不足. 为什么呢美国人没有储蓄, 人人资金链就象新疆德隆一样紧 (华人好多了, 我的很多朋友在美国买了房子, 估计5-10年后肯定会升值的) 一担断了前面所有的都白辛苦了. 很多个人申请破产的, 相当部分房子都停止还贷了.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美国发生了什么? 美国在推出无比庞大的救市计划, 给每个每过人退税的情况下 ( BUSH 在的时候就安排这个行动了, 每个美国人都可以拿到平均几百美金的退税, ) 这个政策曾经是非常灵验的促进消费的灵丹秒药----结果是消费增长非常有限, 反而美国的储蓄率增加了20%.----这个20% 的意识是说本来是3% 现在是3.6%----这个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 我也是从杂志上看到的----而之前美国的储蓄率应该是零.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
经济危机情况下, 大家对未来都很担心, 这个时候你给别人再多钱---除非多到花不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每个正常人都不会/不愿意/不敢去消费. 他们一定选择全部或者部分存起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要知道美国是福利比较好的国家, 基本上他们不用为自己老来没饭吃没房子住担心的----生活品质好坏而已-----, 而在中国医疗/养老保险制度都不完善的情况下. 在经济危机的危情下, 你让我们去消费!!!??
其实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相对来说中国受冲击最少----同样出口导向的地区日本和台湾, GDP 都是在跳水的,市道很惨淡的----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储蓄率高,
大家对危机的承受能力比美国人强多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促进内需那就不应该把政策重点放到大的基础建设上. 应该放到减免税, 增加就业, 医疗/教育/养老上去.
所谓看看报表就知道了中小企业才事解决就业人口的主要力量. 基础建设就能解决民工的短期就业. 等工程完了怎么办?
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很多经营了一辈子的江浙/广东小企业主不得不关门歇业了, 多可惜啊. 看的多心痛. 企业就象生命一样的
只要没死, 你给他医治, 过几年又活过来了,又强壮了, 但是等他死了, 人死哪能复生, 一切都没了.
最简单的道理原来你每个月3000块的, 现在只有2500了, 人家还让你多花钱, 还让你吧钱从银行里拿出来花, 你愿意吗?
正常人都不会的.
本来储蓄和勤劳节约就事中国的特色, 政府不管的事情老百姓自己用储蓄来解决. 你现在要把这个改了? 美国社会的高生产效率
充分竞争都还每学到, 先去学人家怎么花钱? 我看这个是绝对错误的.
欢迎大家评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363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