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641 4
2009-04-07

1.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2.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用边际效用递减解释这种现象。


3.某消费者对一场电影的评价(既他愿意支付的价格)是20元。当电影票的价格分别为10元、15元和25元时,消费者剩余分别是多少?当价格高于多少元时,消费者不去看这场电影?为什么?

4.瑞士斯沃奇公司开发出了各种不同款式的手表,使手表销售量增加而价格并没有下降,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该公司成功的原因。


5.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根据消费者决定消费与储蓄的因素分析这句话的政策含义。


6.经济学家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根据消费者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解释这句话。

各位高手帮忙解答,考试重点复习的题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1 14:35: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1 14:38:00
还没人解答,小弟急求高人解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1 15:30:00

1,发放实物的效用可以证明是小于发放货币的效用的。范里安的书上有证明,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2,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增加消费某一种商品,新增加的商品的消费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是递减。当人吃饱了,效用也就达到最大了,再吃,就撑的的啦。效用也就为负的。

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出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的总和,或简称为差。这个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是20,当实际价格是10、15、25,消费者剩余是10、5、-5(或者是0,应为超过了他的最高价,他就不会买了).当价格达到20元时,他就不买了。因为,这是他的最高价吗?

4,因为表的种类不同,所以价格难以下降,不同的表,具有垄断力,同样的表,会削弱垄断。

产品差异造成垄断。

5,降低利率会增加消费,而提高利率会降低消费,增加储蓄。这是对穷人而言的,对富人则相反,政策含义就是利率可以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啦。保持经济平衡,而利率是用货币的供求决定的,也就是货币政策可以调节产品供求啦。

6,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啦。很多书上,都有这个解释。风险高,一般会收益高,而风险低,一般会收益低,在而这之间平衡就可以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2 19:28:00

实在是太感谢nlm0402兄你了。恩,其中一两题能解详细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0:49:00

1、从最简单的入手,一个基本思路是如果货币津贴的确会买得到同等数量的实物津贴,那么将选择权交于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福利不是提高了吗?更正式的分析:考虑到大多数的消费者具有“性状良好”的(凸性、单调性、无魇足、连续性)的偏好,任意实物都与其它物品之间存在着边际递减的递代关系,因此对于消费者选择来说,货币津贴不可能全部用于购买那种特定的实物,从显示偏好的弱公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货币津贴应“好”于实物津贴。

2、边际效用递减是什么,恐怕我不知道,也许我知道的只是MRS递减。但是此题非常明显地指出了对于冰棍这种东西,消费者的偏好形式是特殊的:它不满足单调性。如果用这么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解释MRS递减显然是不合适的,或者用来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这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是合适的?我不知道。

3、消费者剩余其实并不是指保留价格与价格之间的差,关键还要看你究竟会看几场电影?如果票价是10元的时候,你会看两场电影还是三场电影,拟或是呆在电影院里就不出来了?也许更关键的还要知道,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离开了它们我们怎么能轻易地谈消费者剩余呢?

4、这是不是一个真问题呢?值得考虑,仅仅因为款式的不同就可以导致销量增加而价格不降,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那怕款式本身的差别导致手表之间没有任何替代性,也不太可能存在这一个结果——消费者偏好是什么,拟线性的么?

5、利率是不是储蓄的“价格”或许古典的经济学家们这样认为,但对于凯恩斯来说可能问题就不再是如此了。读书多一点,人就糊涂一点了,此题我不会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