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458 30
2009-04-09
独生子女政策是误入歧途
李俊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称我国放开二胎刻不容缓。他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是迫不得已的政策,绝不是一个理想的政策。只要条件改变的话,我们就要尽量改变,把负面影响去掉。从人类的繁衍昌盛、文明延续,从国家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从家庭的和谐幸福,从任何角度看,只准生一个孩子,都不是一个好的政策。”
   尽管一直以来,官方都在积极宣传独生子女政策的好处,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歌颂这种政策。事实上,独生子女政策是误入歧途,并非是官方说的那样。独生子女政策造成老年龄化问题,性别比例失衡、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独生子女虽然可以获得资源方面比较有保证,但是也会造成教育上一定缺失。普遍来说,独生子女相对比较以我为中心,不一定懂得考虑别人感受。由于稀缺性,因此就成为父母心中的宝贝,从而失去多子女家庭的锻炼机会。同时,独生子女增加家庭风险,造成家庭更加脆弱。就这么一个子女,失去就再也没有了,因此给家庭带来一定压力。从养老角度来看,独生子女虽然能够从小占有非常多的资源,但是将来负担是非常大的。从整个社会来看,也是如此的。
   根据有关统计,从明年开始,20—24岁的精壮劳动力将持久地大幅度下降。年轻劳动力数量下降,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再过十几到二十年,中国老年龄化将成为社会问题。年轻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那么抚养老年人问题就给社会造成很大压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如果劳动力数量下降的话,那么经济将会走向衰退。因此,独生子女政策将会提前结束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尽快重新调整人口政策。不要等到问题到很严重的时候,再去采取对策解决,这已经迟了。因此,必须尽快放弃独生子女政策,这是误入歧途的人口政策。不管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家庭,都是不利的。
                                   2009年4月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9 16:36:00
以下是引用李俊在2009-4-9 14:35:00的发言: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尽快重新调整人口政策。

希望楼主不要再沿袭以前的作风。

说了半天,也没看出楼主究竟想“如何调整”,楼主可否先拿出一套调整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16:40:00
以下是引用李俊在2009-4-9 14:35:00的发言: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称我国放开二胎刻不容缓。

(1)为什么恰是“二胎”?不是“三胎”或者“不限制”?

(2)“刻不容缓”,是马上实行吗?

(3)与以往政策如何衔接?

(比如以前违反计划生育者与未违反计划生育者,在新政策下如何对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17:27:00

关键问题是

被计划掉是什么人

什么人没被计划掉

计划生育

从济济上说,这是有效率(很多模型都支持这结论)

从伦理上说,这是不人道,兄妹之情是独生子女永远都体会不到的(我真庆幸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17:3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4-9 16:40:00的发言:

(1)为什么恰是“二胎”?不是“三胎”或者“不限制”?

好问!

我理解,人口出生数量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对于已存在人口的生活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需要考察许多参数。猜测地说,是存在一个当前最佳的出生率的,但需要多方面论证。主贴想用几行文字论证这个问题,过于肤浅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9 17:34: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17:54:00
  看了楼主写的《从经济学看妻子和母亲同时落水》以及这篇《独生子女政策是误入歧途》,觉得楼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理解的理性思维,但是,其中有太多的假设与前提都只是以自己的偏好来进行判断,所以整个推导过程不甚让人满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