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84 0
2009-04-09

未来十年总是艰难的。在许多国家,由于退休开始向中年人口大军招手,政府一直面临着成本高昂的人口结构转型。如今的经济危机只会使前景更加黯淡。

一旦经济走出衰退,各国将需致力于缩小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同时避免导致产出进一步萎缩。他们还需为膨胀的国债付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从2007年至2014年,20国集团(G20)中工业化国家的平均国债负债率(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上升至近25%。

这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但到2050年,这场危机的成本最多只会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成本的5%。IMF指出:“虽说这场危机造成了庞大的财政成本,但至少在发达国家,长期财政偿付能力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来自不利的人口变化趋势。”

从财政部的角度来看,情况确实不妙。从其他方面看,人类寿命延长很难说是坏事。因工业事故或疾病而早逝的人有所减少。如果他们能活到晚年,退休者依靠养老金生活的日子也更为长久。然而,出生率普遍很低,导致照料老人的子女减少,纳税供养老年人的劳动人口下降。

许多国家的官员在谈到老龄化时,往往避而不谈问题的紧迫性。他们谈得更多的是40年内老龄化对世界的影响,而非10年内问题的严重性。然而,人口现象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二战结束后,许多发达国家迎来了一波出生高峰期,俗称“婴儿潮”。那时出生的人到现在正好工作了一辈子,他们正大批退出劳动市场,开始申领养老金,这让人们的感觉突然前所未有地敏锐起来。

例如在英国,政府预计,到2017-18年,老龄化每年带来的额外成本将达到GDP的1.6%。增加的相关开支,据英国《金融时报》估算,相当于为国债负债率上升37%偿付利息。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预计将使国债负债率上升29个百分点。

在法德美等国,经过长期的相对平静后,人口成本在未来十年将突然恶化。据联合国(UN)估计,在发达经济体,适龄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未来10年的降幅将与过去30年一样。仅仅在未来10年,劳动人口与养老金领取者的比率将从4.3降至3.4。

一些国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欧洲还要过20年才会达到日本如今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其它东亚国家正纷纷争取在国民老到不能工作之前变得富有。韩国现状良好,适龄劳动人口与养老金领取者的比例为六比一。但由于出生率大幅下滑,到2050年,韩国将成为地球上人口最老的国家之一。

大幅抵消和减轻老龄化问题对社会来说是有可能的,即便对个人而言并不总是如此。许多国家正在修改劳动法,延长国民的工作年限。然而,最新一轮公共债务的暴增——其扩大的规模恐怕还是不够——将加剧老龄化的影响,而老龄化一向都是代价高昂的。总之,未来十年内,老龄化问题将使纳税人的日子相当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