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研究部 【管理会计文献速递---第52期】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
研究背景在第五十一期的推送中,我们推荐了一篇决策者心理特质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前沿文献。其实,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大致可分为两类观点:一种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the stakeholder maximization view),管理层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以维持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如员工、供应商、银行等等,以期这些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形成积极的互动与反馈支持(Deng et al.,2013;El Ghoul et al.,2011;Cheng et al.,2014)。另一种观点为股东利益代价观(the shareholder expense view),管理层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以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推动企业社会责任(Cronqvist et al.,2009;Pagano and Volpin,2005;Surroca and Tribo,2008),通常的验证过程均会讨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这一经典论题(Erhemjamts et al.,2013;Di Giuli and Kostovetsky,2014;McWilliams and Siegel,2001)。然而以上观点均未离开货币利益的考虑范围,因此,本期推送的文献尝试从非货币利益的视角解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
研究简介Anand Jha和James Cox于2015年11月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杂志第60卷发表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一文,从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角度切入,认为非货币动机也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管理层做出的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决策可能会受到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资本主要是指有助于个体或团体之间关联行为的行为规范(norms)和社会网络(networks)(Woolcock,2011),社会资本较高往往意味着互惠互信程度更高,利他性更强(Guiso et al.,2004)。已有研究表明,处于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有更多的利他倾向(Holland,1976;Hilary and Hui,2009;Jha,2013;Benabou and Tirole,2010)。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更好。
本文采用OLS回归方法,以1990-2009年为样本区间,研究美国企业总部所属地区(县,郡级)的社会资本对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效果。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用KLD评级得分衡量。解释变量为企业总部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本,借鉴Rupasingha and Goetz(2008),使用了4项指标,其中人口普查邮件返回率和总统选举投票数指标代表社会资本的行为规范(norms),社会关联(文中附注列示了12类社会关联)种类和每万人口拥有的非营利组织数代表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networks),参照Hilary and Hui(2009)构造社会资本指数(social capital index)以最终衡量社会资本。此外还选用了企业市场价值、账面市值比、资产负债率、息税前收益率、现金流、企业年龄等作为控制变量。
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社会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本文还考虑了一系列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首先,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可能会选择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设立公司总部,即存在互为因果的问题;第二,OLS模型可能存在设定误差,也许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表现之间的关系并非呈线性;第三,可能存在遗漏变量的情况。针对这些疑虑,本文分别采用了倾向评分匹配法,并使用地区方圆100英里范围内的平均社会资本作为工具变量,还分样本考察了企业集中地区的社会资本的利他性规范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之间的关联。此外,本文利用分样本检验还排除了货币利益动机的解释,即当企业定址于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时,在这种地区履行社会责任会带来更多的财务绩效反馈,从而表面看上去似乎社会资本越高则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因此,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利他性规范有助于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创新与贡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本文的结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后果研究而言均形成重要补充,并较为严谨地运用多种稳健性测试缓解内生性问题和排除替代性解释;2. McGuire et al.(2012a)同样研究了行为规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从宗教信仰的行为规范属性出发,认为宗教信仰与同情心和慈善心紧密相连,但其结论却显示宗教信仰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是负向相关关系。本文印证了社会资本的行为规范属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丰富了行为规范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3.在关于地区行为规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研究方面,Di Giuli和Kostovetsky(2014)发现亲民主党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更好,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管理层决策行为表现为一种“温情效应(warm glow)”(Joshua and Arthur,2005),这种决策并非完全无私的,而是与民主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相较之下,本文结论则表明,地区行为规范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机制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还存在非政治的利他性因素。
研究启示尽管本文证明了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利他性的行为规范能够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但文章并未深层次地探究这种利他性的行为规范的形成原因,即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更好是因为管理层本身就有利他性的特质,还是因为社会公众对其有利他性的要求和期待?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挖掘也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有趣方向。
原文信息Jha A, Cox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5, 60: 252-270.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26615002149
编者信息苏朦,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博士生,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会计、企业环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