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2257 0
2016-02-24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爱问微信好号“jgasker”好文共享与推荐,实时答疑服务,欢迎关注!


北大同学最喜欢出国深造,清华同学最喜欢国内读研,北上广开始遭嫌弃.....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显示,清华和北大毫无疑问雄踞前两位。除清华北大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好大学呢?大多数毕业生都去哪了?国内签约名校生最多的公司是哪家?今日给您送上一组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分析和2015届本科毕业生去向数据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铁打的清华北大,流水的第三到第一百


1月26日,最好大学网发布了“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有310所高校上榜,学子心中的梦想高校——清华和北大毫无疑问雄踞前两位。平心而论,除清华北大之外,中国还有不少好大学,下图详细告诉你,这些高校“好”在哪儿?


综合排名前十名


前十名除清华、北大之外,第3-10名分别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据介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包括9项指标。排名负责人程莹博士表示,“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指标选择的导向是反映学生、雇主、学者、企业等大学服务对象对大学的‘集体判断’。”


百强高校分布不均北京最多,江苏第二


综合排名百强高校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北京高校最多,有18所,其次是江苏省,有16所。河南、江西等省份依旧没有高校进入百强。排名前列的大多是部属高校,但也有个别地方高校表现抢眼,苏州大学由2015年的34名升至今年的26名,上海大学位列第46名,成为前50名中仅有的两所地方高校。


生源质量排名前十顶尖考生最爱报清华、北大、国科大



在综合排名以外,最好大学网还发布了所有指标的单项排名。“生源质量”指标排名显示,国内顶尖学生优先报考的依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年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3,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


科研规模排名前十浙江大学被收录论文最多


“科研规模”指标排名中,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五所大学依次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科研质量”指标排名显示标准化论文影响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准的中国大学有55所,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被引论文”指标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依然位居前两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还包括了对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果的评价。“企业科研经费”指标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年度企业科研经费达14亿元。“校企合作论文”指标排名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1459篇名列中国大学第一。“技术转让收入”指标排名显示,技术转让收入最多的是清华大学,为5.9亿元。


2015届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 北大超3成本科生选择出国(境)留学;
  • 清华超8成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
  • 人民大学就业、读研、出国比例相当;
  • 复旦近35%毕业生平均拿3-5个offer;
  • 上海交大本科生平均年薪为8.9万元……


2015届的学长学姐们都去哪儿了?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各自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梳理这些数据,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北上广深就业比例减少,毕业生回流中西部;学校特色决定毕业生行业流向;创业潮影响毕业生创业并已初具规模;金融业依旧高薪、信息产业和制造业需求大……


一、北上广深就业比例减少,毕业生回流中西部


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地的选择上第一次发生变化。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留京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5.86%、48.84%和47.27%,均未超过半数;而到东北、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比例均突破了10%,其中,博士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占25%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在2015年毕业的8397人中,有六成进入中西部和重要行业关键领域。


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较2014年增加3.02个百分点。


中西部院校更是如此。


武汉大学:依赖于学校所在地的优势,2015年毕业生就业分布集中的省份主要为湖北(26.40%),广东次之。


四川大学:2015届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63%,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11.06%,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24.26%。


西安交通大学:2015届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最多,达到46.52%,并且主要在陕西省内就业。


陕西省学生出省就业意愿普遍不高。近六成的毕业生仍以陕西省内为就业首选,尤其是西安地区,省内就业压力巨大。


毕业生在就业地的选择上也受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的地域分布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布局吻合度较高。


不过,由于东部地区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不少毕业生依旧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复旦大学超过八成以上毕业生在京、沪、粤三地就业。中山大学毕业生中有78.9%的人在广东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


二、学校特点决定毕业生行业流向


吉林大学:2015年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行业、航空工业、通讯行业、银行业、能源领域、粮食生产领域等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占60%以上,带有明显扶持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色彩。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签约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娱乐、信息传输等行业。受益于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势头,其硕士毕业生在网络新媒体的就业人数也较多。


北大、清华和复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院校,三所院校毕业生的行业流向有不少共性。比如,金融业成为3所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行业。其中,北大为6.50%、清华为19.1%、复旦为20.92%。教育、信息行业也是三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有意思的是,清华毕业生和北大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前五名行业一模一样,分别为教育、金融业、信息行业、科研技术与服务和公共社会组织,只是排位略有不同。


从专业相关度上看,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性院校,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越高。


三、行业薪酬:金融业仍是“多金”行业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尤为亮眼。2015年毕业生的平均税前月薪达到6940元,比2014年上涨了755元。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6373元,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7493元,博士毕业生平均月薪7996元,这还不包括主要补贴和各项福利。


中西部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则趋向一个相似的区间。比如兰州大学和四川大学毕业生的薪资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和5000~8000元这两个区域,硕士生比本科生薪酬略高。


四、哪些单位最受青睐:华为开启“人才收割模式”


清华大学:毕业生最爱去的单位中,国家电网、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名列前三,华为也是TOP10最受青睐的用人单位中,唯一不是“国家队”的企业。


北京大学:毕业生最爱去的单位中,虽然也是“国家队”占据主体,但华为、百度抢下了冠亚军,工商银行则排在第三。


综合来看,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时,华为是最受青睐的。


除了一众“国家队”外,网易也是民营企业中难得的开启了“人才收割模式”的企业,在清华和北大毕业生青睐的用人单位中,也均上榜。


五、创业潮影响毕业生创业并已初具规模


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影响,75所高校毕业生中,均有不同比例的人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不同地域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的创业行业也明显不同,带有很强的地域属性。比如,借助于北京文化产业功能的定位,北大、清华、中传三所高校的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新媒体和文化创意领域。


北京大学2015年毕业生中,创业人数较2014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比例最高,占37.04%;其次为教育类企业,占22.22%。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中创业的为25人,实体创业占36%,工作室创业占64%,较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工作室形式运营。92%的创业企业(工作室)与文化产业相关,并且集中于北京。


让人意外的是,重庆大学2015届毕业生创业和参与创业人数达19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1%。这些创业主要涉及批发和零售业(31.41%)、教育(18.32%)、住宿和餐饮业(10.99%)等。


六、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什么素质?


北京大学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道德修养等方面比较重视,其次是学习成绩、学历层次、所学专业、实习实践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名气等方面,对生源地、性别等条件关注度较低。



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内容来自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微信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kyNTc4Ng==&mid=402775033&idx=1&sn=7eb0c5c29a815083a84cbf3394e60c21&scene=4


105008zzzcopjxrqp7opba.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