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986 9
2009-04-16
<p>就业问题是我们目前gdp至上,保增长的一个重要原由。</p><p>该弹性有哪些测度方法?一些有关的估算是否具有合理性?大家讨论之。</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7 16:43:00

其实我认为GDP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的时候是非常有限的。

比如一个重化工行业,都是自动化生产的,这样的行业可能产生的GDP很大,但带动的就业人数却不及某些服务业。

要拉动就业,其根本转变就是要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从纯制造转向服务加制造,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技术、信息等支持。这样布局就能整体提升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拉动就业也可从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着手,督促企业增加环保投入,这部分投入必将带动一部分人就业。

拉动就业也可以从提升工人待遇方面着手,事实证明之前的低工资是不可持续的,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消费带动生产,生产带动就业。搞好这一平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的人鼓吹低工资的论调是片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16:45:00

其实我认为GDP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的时候是非常有限的。

比如一个重化工行业,都是自动化生产的,这样的行业可能产生的GDP很大,但带动的就业人数却不及某些服务业。

要拉动就业,其根本转变就是要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从纯制造转向服务加制造,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技术、信息等支持。这样布局就能整体提升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拉动就业也可从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着手,督促企业增加环保投入,这部分投入必将带动一部分人就业。

拉动就业也可以从提升工人待遇方面着手,事实证明之前的低工资是不可持续的,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消费带动生产,生产带动就业。搞好这一平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的人鼓吹低工资的论调是片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8 23:22:00

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是否还有潜力或其潜力是否已挖掘到了极致?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它们对于就业的贡献不可忽视.其实我们缺少对这些产业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9 08:20:00
以下是引用peyzf在2009-4-18 23:22:00的发言:

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是否还有潜力或其潜力是否已挖掘到了极致?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它们对于就业的贡献不可忽视.其实我们缺少对这些产业比较深刻的认识.

原先的那种低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它损害了工人的身体,让他们没有时间再进行自我升级。),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产生结构升级(资本家形成惰性,没有了开创精神,只靠订单生活,这次经济危机就验证了这点。)。我们现在需要从这种低级向高级的转变,那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就业的损失就要从服务业的发展中补充,也即原来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等成为服务业者,提供更高等级的劳动,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1 09:55:34
  为了了解GDP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测算就业的GDP弹性及其发展趋势。就业的GDP弹性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含义是:GDP每增长1%,能带动就业增长多少。就业的GDP弹性=劳动力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笔者在遵循GDP增长与就业之间呈非线性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回归模型方法对GDP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而验证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以及对就业的具体促进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