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347 7
2009-04-16

请问微观经济中关于无差异曲线的假定里,偏好的非饱和性该如何理解呢?多多益善么?

感觉好像与边际递减的规律矛盾呢?

好像也不太符合其后面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的精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6 21:43:00
这里指的商品就是好商品,是多多益善的商品。只有在两个商品都是好商品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才出现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情况,而这正是体现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如果出现一好一坏的商品,其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为增加消费一个单位坏商品带来负效用,若想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必须通过增加若干好商品带来的正效用来抵消。试想,如果两个商品都是坏商品会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是第一象限中就不会有无差异曲线!在正常的社会中,理性的人都取消费好的商品,有谁去消费带来负效用的换商品呢?因此,微经中不会去论述消费坏商品的情况,至少初级微经如此。边际效用递减是指一种商品的连续消费而言,在选择多种商品消费的现实社会,有谁去专门消费一种商品呢?也正是有了边际效用递减,才使人们选择更多的商品的组合,也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成为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6 21:51: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01:26:00

非饱和就是越多越好,和边际递减不矛盾

例如一个商品的效用是10,第二个是9,第三个是8,随着用量越大效用越低这样是边际递减

但是无论用量如何大,效用都不会小于0,例如第100个效用是0.1,每多消费一个还是有效用的增加的,还是越多越好的,这个就是非饱和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7 1:28: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09:07:00
以下是引用quilike在2009-4-17 1:26:00的发言:非饱和就是越多越好

未必。

“越多越好”是单调性。

局部非饱和性保证无差异曲线没有“厚度”,最优解(如果有的话)一定在预算线上取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09:23:00

有一种说法:“这山望着那山高”(“山外有山”)——用来解释偏好的局部非饱和性。

对于任一消费束xx的任一球邻域(欧式度规)里总有严格优于x的另一消费束y。这里未必有y>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10:0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4-17 9:0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quilike在2009-4-17 1:26:00的发言:非饱和就是越多越好

未必。

“越多越好”是单调性。

局部非饱和性保证无差异曲线没有“厚度”,最优解(如果有的话)一定在预算线上取到。

单调性是比较强的假设,你所说的是弱假设,主要是针对消费中在未达到“魇足”点以前的情形。事实上任何商品并非多多益善,假如你非常喜欢吃冰激淋与奶油蛋糕,如果偶尔吃一些可能感觉很好,但如果一次给你十个冰激淋与十块蛋糕,你还会感觉舒服吗?所以,对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其无差异曲线并不仅仅是凸性的曲线,而应为一组在坐标图中封闭的环形曲线,曲线的中心某点即代表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的最佳点,即称为魇足点。可以把这组曲线从该点按纵横方向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左下方的区域即为我们讨论中经常使用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且随两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不断增加,即具有非饱和性。与其相对的右上方区域中无差异曲线则凹向原点。而另两个区域中的无差异曲线则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这又与严格凸性相左。

而且你这样的“高深”的解释,初学者能听懂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7 10:06: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