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24 2
2009-04-17


    A股的反弹已经持续了近半年,固然这是对08年过份下跌的一个修正,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在基本面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能支撑这么长的反弹,唯一的原因正是国家在去年末开始,为了刺激经济而大规模放松了信贷,甚至是极力鼓励信贷。就决策者的本意来说,毫无疑问,当然是希望这些资金能主要进入实业领域。但事实正表明,这些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了股市“博快钱”,也越来越偏离决策者的初衷。

    现在沪指虽然只有2500多点,但如果将1585只A股的市赢率由小到大排列,排在中间位置即793位的已达53.34倍(我称之为中位市赢率);同样,将它们的市净率也从小到大排列,排在中间793位的也达3.46倍。这种溢价已相当于07年沪指在4000点以上的水平。但当时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看涨,前景不断看好,支撑这么高的市赢率、市净率还勉强有点理由。而现在多数上市公司都是赢利倒退甚至亏损的。指数之所以没有上4000,不过是因为中石油这样的超大市值股反弹较小,掩盖了其他股的疯涨罢了。这是上综指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了。事实上,现在大多数股较去年的最低点已经翻番,而不少已经翻两番,甚至更高。

    显然,A股已经又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泡沫。但此时如果收紧信贷,或者加息,则对经济大局不利。如果提高印花税率,又容易引起市场过激反应。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当然有,就是立即恢复T+0交易制度。

    由于T+0实际上是不利于庄家而利于散户,因此长期以来,不断被利益集团散布各种谣言妖魔化。这个问题去年已经分析过,后文将再转一次。在这里我向决策者呼吁,绝不要轻信此类说词。我并且着重强调,T+0的最大好处就是使各种拉上打下的大资金操作面临更大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股市的炒作,进而使盲目进入股市的过量资金逐渐退出,回归到它们本来应去的和决策者希望去的领域。同时,T+0可以在不引起市场反感和过激反应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加税收(我估计可以增加1倍以上,因为部份资金会在当日内多次操作)。这也是对政府目前非常需要的。总之,T+0利经济,利股市,利股民,利政府,唯一不利庄家。

    以下引自:《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几条技术建议》(2008.2)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88449-1-1.html
   
    四、降低印花税并实行T+0


    也许这一条不少人提到了,但他们多数只是见到股市跌了心痛,就嚷嚷的要政府救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思维。如果仅是股市跌,自己亏,那不是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愿赌服输,举手不回。下棋时老想着悔棋,这样的人谁也不会愿意和他玩,进一步说,他没有玩的基本资格。不幸的是,这种人现在还是太多。印花税该不该降,T+0应不应实行,这要从是否利于股市的长远和稳定发展考虑。

    中国股市实行过千分之一的低税率,也实行过千分之五的高税率;实行过T+0,也实行过T+1。看看十几年来的历史就知道,实行高税率和T+1的时候,并不比实行低税率和T+0的时候波动更小,更稳定。T+0变T+1前后的历史,充分证明当初推出高税率和T+1的主要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大约在1996年下半年之前,中国股市就实行过好几年的T+0,具体时间不记得了,但应在96年8月份之前都还是T+0的(请有记得的股民网友补充)。日线图看不到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看多日线或月线。下面是沪指月线数据:

    1995年8月,开697最高788最低689收724,平均724.5;
    1996年8月,开823最高895最低767收810,平均823.75;
    1997年8月,开1192最高1223最低1116收1221,平均1188。

    823.75/724.5=1.137,1188/823.75=1.442,T+1后的涨幅反而比T+0时大得多。

    同样方法计算深指,同期涨幅基本相同,但这主要是因为它是成分指数,而96年的行情是炒几只深指权重股起来的。即使这样也说明T+1对于抑制股市波动没有任何作用。不仅如此,T+1后的一年,还包括了沪指1500和深指6100的见顶,与及幅度更大、次数更多的“中线”震荡。这在多日线图上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另外,和改T+1差不多同时,税率也增加到千分之三,和现在一样。

    T+1和高税率的真正效果,是使股价走势出现某种变化,使天平倾向于一部分投资者而不利于另一部分投资者,从而使市场结构失衡;并且得利的那部分投资者不会比受损的那部分投资者贪婪和恐惧更小,人嘛,总是差不多的,因此市场波动总体也就没有减小。那么,到底是谁得利,谁受损呢?我们先将投资者分为散户和庄家两类,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怎样的股价走势可以使最多的中小投资者得利,怎样的股价走势又使他们最难赚到钱?

    以前有句话是讲炒股方法的,叫做“短线是银,长线是金,波段(或“中线”)是钻石”云云。这话对不对呢?乍一听是不错的。打开股票软件看一看日线图,你会发现多数股票的一个较大的升浪延续时间在10~20个交易日不等,低于或高于这个数字的都很少。既然如此,一味长线株守太慢,总是短线买卖又赚得太少,何不取长补短,来个“波段”或“中线”操作,吃尽它一波行情的利润呢?

    可能这样想和这样做的散户不少,不过想归想,做归做,能猜得准并且操作成功的散户一定不多。原因很简单,无论短线或长线都是相对容易猜准也相对容易把握的,而中线或波段则是最难猜准也最难把握的。这就好比踢足球,要你开一个地平球或者勾一个高空球都是容易办到的事,因为它们都是极限位置。现在随便在30~60度中选一个要你踢,你踢得出吗?不经过严格训练很难,经过严格训练的在实战(比赛)中也很难。所谓“中线”或“波段”操作方法,最适合、最有利的不是大多数散户,而是庄家。这是由他们各自的条件和特点决定的。

    因为炒股首先要获取信息。而公开和比较可靠的信息,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只有这么几种:

    1)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变化。通常这个信息的来源就是季报。一般长线炒股的方法是,忽略大盘和其他消息面的变化,与及该股股价的短期波动,只要该股基本面良好就继续持股。有人可能是牛头持到牛尾,多数人没那么长,但基本上都应在一个季度以上。因为只有季报出来了,才能对该股重新评估,决定是否值得继续持有,否则就不叫“长线”了。不过这种操作方法还应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确信牛市还没完,总的趋势仍是向上。因此你仍要关心一下重大的政策调整,还好,这也是公开的信息。总的来说,这些信息虽然你可能比庄家获得迟一些,但由于你做的是长线,这个影响并不太大。

    2)大盘(非个股)消息面的变化,这些也是你能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如果留意的话,至少是大部分。

    3)大盘和个股当日的走势和历史走势、成交量等等,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留意当日个股盘口的变化情况,大盘涨跌股比例的变化情况之类。

    2)和3)影响个股的什么走势呢?或者说,你从2)和3)中一般能看出个股什么样的走势呢?答曰:短线走势,并且这个短线十分短,即使你有相当经验,要保证准确率达到一个可以操作的程度,通常也不超过两三天。换言之,准确率最高的预测范围是:当天(如上午预测下午),明天,最多加上后天。

    大盘消息面的变化,你可能获取比庄家迟一些,但通常也不会太迟,并且大盘对个股的影响多数是间接的;至于大盘和个股的实时走势和历史走势等,你的信息也许比庄家少一些(比如,有些庄家可能用10栏的买卖盘口显示),但也不会少太多,并且只要是能你看到的数据,它就和庄家显示的是一样的,例如股价和成交量等。于是在2)和3)上,你和庄家相比也不处于太显著的劣势,这是短线操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或者说,这是有利于散户做短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过,大盘消息面的变化一两日内可能不大,一周之内就可能很大。个股的走势,尤其是当天的走势是最容易猜准的,这是因为通常庄家某一天内的操作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买入、卖出、试探性操作或不操作等等,一般很少也难以临时改变(这是由庄家的决策模式和资金量决定的)。但收市后,庄家就会认真研究盘面和新情况,第二天很可能作出和原来计划相反的操作。这样你想根据当天走势预测明天,准确率就低了,第三天更低,三天以上基本就是瞎蒙。由此也可以得出做短线的一条原则:要短就短到底,最好是当天买当天卖,不成也要在第二、第三天卖,最长持股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就不叫短线了。当然这样每次赚的钱就少了,但短线的宗旨就是以周转率取胜,有所得必有所失,这里并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只是对具体某个人是否适合的问题。很多人常说,卖了股就不知买什么,怎么玩?还不如拿着不放。其实,真正玩短线的人每天都会准备几十只候选股票,看不准的就不买,但总有几只是相对有把握的。你没有或不会做这种功课,当然玩不好短线了。

    那么不长不短的“中线”或“波段”呢?它依据的信息方面的基础是什么?就是:

    4)个股(非大盘)消息面的变化。

    之所以称为“个股消息面”,是因为它既包括某一项或几项新的投资、订单、债务、诉讼、决议、增发、税务减免等“上市公司类”信息,也包括某些大型投资机构和著名咨询机构对其增持或减持,好评或差评等“非上市公司类”信息。这种消息具有两个重要特点:a)它能直接(而非间接)作用于个股,相对于2)和3),可使之产生较大幅度的涨跌,而且持续时间较长;b)非常遗憾,一般它并不能为大多数散户所及时获知,到知道的时候就太迟了。

    散户不知道,不等于庄家,或者说专业投资机构不知道。庄家不仅知道得早,而且能作出定量的分析评估,这又是散户遥不能及的。于是,只有庄家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这些消息大做“波段”,大玩“中线”。等到散户也知道了,这个波段也快到尾声,不过来找套罢了。散户即使收到一定的信息(通常是不能确定真假的),也只能将信将疑;即使能确定真假,也很难评估和预测这个信息的影响有多大,或者说股价会因此涨跌多少,这只有庄家才知道――其实庄家也不完全知道,他也是做一步看一步的。

    操作上,庄家也必须做波段和中线,因为他们有非常现实的利润和资产增长压力。不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对自己的客户都必须定期报告业绩情况。牛市中仅有利润和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利润越多越好,增长越快越好,哪天少了慢了客户就不满意,就可能退出。做长线对他们来说是太慢了,在这点上,散户倒是可以超脱得多。同时,他们的资金规模庞大,进出远不如散户方便;精力有限,不可能照顾很多的股票,或者每天随时变换操作方案,因此他们也不适宜玩短线。大量的“中线”和“波段”操作正是他们合理的选择。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譬如看开放式基金吧,他们每季度公布的持仓量好象变化不大呀?每天的净值变化一般也不大呀?你怎么说它们一定进行了大量的中线操作呢?

    这就更对了。沪指由6000多跌到现在,如果这些开放式基金真的象它们宣传的那样“价值投资”,“长线持股”,都拿着不动,现在减值没有15%也有10%了,何况它们拿的多数是跌幅最大的所谓“一线股”、“蓝筹股”?即使本季和上季公布的持股品种和数量都相同,你能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打了几个转吗?至于每天净值变化不大,只能说明它们的中线操作不是所有股同时进行,而是分批进行罢了。

    对于大多数散户,做“中线”不仅有信息上的巨大劣势,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劣势。他们既“畏高”,常常升不到一半就被庄家制造的震荡刷下来;又“怕低”,不是急跌时匆忙止损,就是低了还想再低。而这样的恐吓和迷阵又是庄家做中线必然的经常的手段,否则你们都发财了,他赚西北风去吗?有人可能会指责散户的“非理性”,不过就这一点来说,那是苛求了。在没有可靠信息的情况下,犹豫反复,举棋不定,朝三暮四是人之常情。而且散户们的心理劣势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就算投入的钱再少,也是自己辛苦挣来的真金白银,倒是那些公募私募券商投行什么的,拿着别人的钱玩,大可站着说话不腰疼呵~

    说了这么多,和T+0、T+1、印花税有何干系呢?我的观点就是:T+0和低税率可以促使长、中、短线三种市场力量均衡,因而无论庄家和散户都能各得其所;而T+1和高税率则使长线和短线都向中线靠拢,从而最有利于庄家而最不利于散户。从股价走势来说,则是使原来三分秋色的长、中、短三种形态变成只有中线波动明显,操作价值大;长线和短线波动或者不明显,或者明显的也不能操作(如T+1下无法当日买当日卖),利用价值小。

    当实行T+0,由于当天买进可以卖出,此时的第一效果是,庄家不再敢经常拉涨停和砸跌停,从而使股价在某天内总的涨跌幅度更小。不敢拉涨停可能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为什么也不敢砸跌停?T+1时不也可以当天卖出当天再买吗?这些先跑出来的资金难道不会阻止股价下跌?

    偏偏就是不会。能早早跑出来的,都是些先知先觉者,或者有经验的人。由于通常股价变化有延续性,第一天跌的第二天多数还会跌,因此这些人一般不会在第一天下跌时就去抄底。因为即使盘中有反弹,由于T+1,他们也不能卖出,尾盘或第二天很可能跌得更深,他们就上套了。如果能做T+0,情况就大不相同。他们觉得可以利用反弹赚一把(虽然这个想法未必能实现,但不要紧,关键是让他们可以这样想),就会驱使相当部分资金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进场抄底。如果这样能不断聚集人气,股价不但可以止跌、少跌,甚至还能翻红呢。在T+1的情况下,最可能形成的结果就是跌幅深,但成交量小。想走的走不了,想来的不敢来,两败俱伤,于是第二天继续大跌。

    至于那些后知后觉的人,反应迟钝的人,或者打算长期持股的人,他们的行为不会有太大变化――想卖的还是会卖,只是卖得迟,卖了也就不敢再买;不想卖的还是不会卖。因此他们的股价的影响也是不变的。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T+0使股价当天的波动更小,短线岂不是更难操作吗?怎么还能吸引短线资金?

    请注意,我指的波动更小,是当天“总”的波动幅度更小,或者简单地,收盘价比开盘价涨跌幅度更小,不是盘中波动幅度更小,或者次数更少(波形更少)。实行T+0后,由于盘中波动的可能性,无论是幅度还是次数都增大,势必吸引更多主要是有经验的散户的短线资金追逐。而这些“有经验的散户”的短线资金,才是对庄家炒作唯一有效的抑制。为什么我要强调“有经验的散户”呢?因为“无经验的散户”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但他们无经验,所以经常买高卖低,他们的操作不会抑制庄家,相反是助长庄家。T+1不能吓退“无经验的散户”,但却能阻止“有经验的散户”,于是庄家就越发不可一世。

    又有人会问:既是“散户”,力量薄弱,又不集中,即使“有经验”,怎么能敌得过庄家呢?

    又错了。在国内,“有经验的散户”不是一个几个,而是一大群。就有这么一大群人,掌握数量不小的资金,天天盯着看有没有短线机会。庄家貌似强大,但同一时间恶意砸盘或者凶悍拉抬的股票总是有限的。以这一大群人去应付数量有限的恶炒足矣(大盘整体暴涨或暴跌另论)。你现在把他们挡在门外,当然也就看不到他们的存在和作用了。正是这些自利的投机者,反而起到了稳定股价,保证股市健康发展的作用。这就又回到那个经济学的主题:人人自利,终利人人。

    如果现代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只是提出了“人人自利”这么一个事实,就直接得出“终利人人”的结论,那么它就是肤浅和不可靠的。“人人自利”是它所基于的事实和前提,“终利人人”是它的结论和希望得到的结果,这中间是什么?就是它最大量、最精华、最主要的部分――制度和文化建设。而恰恰是这个最大量、最精华、最主要的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为国内多数人所了解(有的多是曲解、漏解或选择性过滤),更谈不上理解。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主题了,我要说的就是:一种好的制度(及文化,本文先不谈)可以由“人人自利”达到“终利人人”的结果,一种坏的制度就只能“终利少数人”,尽管“人人自利”的事实没有任何改变。T+0就是一个好的制度或规则,T+1就是一个坏的制度或规则。本文的中心是股市的根本问题――制度建设,而不是计较某些投资者的盈亏,所以才写了这么多字,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我更要指出的是,T+1不仅在功用上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更直接违反了一般商业原则和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且问,你要是做生意的,当天进的货当天能卖出吗?当然能,而且许多商品例如蔬菜、活鱼、鲜肉等等,当天卖才是最好的,对自己对消费者都好。为什么偏偏股市就不行呢?这是庄家及其代言人长期竭力妖魔化短线的结果,也是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本身存在的缺陷被利用的结果。证券市场为降低成本方便投资者,通常采用集中交易的方式,而越是集中,就意味着操纵者成本越低,操纵越容易实现。庄家们不是不想操纵一般商业,只是它的交易太分散,现实还不具备这种可能性罢了。如果哪一天一般商业领域也能实行T+1、T+N了,肯定将只有那些可以支付巨额贮存、冷藏、保鲜费用的大商场大超市可以继续存在,所有中小商号、个体商贩统统都得破产,消费者就等着伸长脖子任他们宰去吧。

    同样地,高印花税增加了短线获利的难度,这是容易看到的;从而吓退了相当部分短线资金,使短线更不活跃,后者对短线活动的影响更大,这就不太容易看到了。由于没有短线投资者对庄家的抑制,管理层希望的那种“长线投资”、“价值投资”最终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因为既然“中线”这么好做,这么好赚,庄家当然不必也不会去守什么长线,那只是说给散户听听,可能也是说给管理层听听的。于是,关系中线炒作的林林种种真真假假的个股消息更加满天飞,更加不可遏制,人们的投机风气更盛――只是他们押的是中线不是短线,而且这种投机是基于打探乱七八糟的消息上的,而不是还有理可讲的短线技术分析。这种风气自然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还做什么实业搞什么研发?笨蛋,放点消息炒中线吧。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个股消息的最重要来源,它要这样玩还不象吹口气般简单?

    就以去年为例。5.30之前,老是说短线投机风气太盛,但沪指也不过是由2.6的2542点升到5.29的4336点,70个交易日总涨幅70.6%,日均0.766%;5.30之后最低是6.5的3404点,最高10.16的6124点,共90个交易日总涨幅79.9%,日均0.655%。655/766=0.855,也就是说,5.30后大盘平均升速仅放缓了15%不到。如果考虑到所有股票5.30之前都已有相当大的升幅,完全可以认定,连这一丁点的减缓都不是增加印花税而来的,而是大盘自然发展的结果。增加印花税的后果仅仅是使主要炒作对象由“二三线股”转向所谓“一线股”、“蓝筹股”,严重放大“蓝筹泡沫”,同时有利于一部分主要做这类股票的庄家,如公募基金和券商而已。那么,“蓝筹泡沫”和“垃圾股、题材股泡沫”哪个对中小投资者的危害更大一些呢?这也完全可以见仁见智。垃圾股正是因为没有业绩支撑,一旦下跌,多数散户会弃甲而逃,损失再大也是一次性的;而所谓“蓝筹”,由于庄家和代言人不断鼓吹,人们相信了就舍不得放,越套越深,请看看深发展1997~2005年的历史好了,试问有几个人能挺过那漫漫八年?期间损失的机会成本又该怎么计算?

    抑制了短线,每天涨跌幅都可以很大,总的变化速度反而加快,结果使个股的长期趋势向中期偏移。于是,大部分守长线的中小投资者也没能在6000点附近了结。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总觉得时间还没够,还未升完,或者等一等10月份的三季报吧――到那些正式消息发布之日,早就见光死了多时了。

    大量事实和证据表明,所谓“短线投机的危害”完全是庄家及其代言人的夸大其词、歪曲事实和栽赃构陷;许多人之所以也有这样的所谓“认识”,也是被长期不遗余力的妖魔化宣传洗脑的结果。庄家们的目的是影响舆论,干扰决策,使市场规则更加偏向对他们有利的方面。没有短线投机,就没有长线投资,而是全部集中于只对庄家有利的中线炒作。实行T+0后,原本不活跃的股票也会增加活跃程度,而过分活跃的品种如权证等的炒作由于吸引力降低可大大缓解,无论对融资还是交易都是有利的,这不皆大欢喜吗?

    T+0必须立即恢复,印花税也必须立即降低――降到多低呢?我不知道。因为印花税的实质是什么?就是政府为了开办两家交易所,进行基础建设、提供交易服务和监督、管理上市公司等所需要的一系列费用。这个费用到底需要多少我不知道。任何税收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是合法合理的,确用在需要的地方,高一些也无所谓,否则我一分钱也不愿意多花。不过,既然之前千分之一也实行了那么久,并且T+0将使日交易量大大增加,印花税收入即使减少也是有限的。那么第一步,可以先回到千分一。

    建议管理层立即发出紧急通知(4):从2008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全面恢复T+0交易方式,并且印花税调回千分之一;两间交易所和证监会必须在2月份内公布自身营运成本清单,由3月份的人大会议最终决定股票交易的印花税税率和征收方法(是否单向征收等)。

单选投票, 共有 5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3961 天18 小时56 分钟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7 09:09:00

要是这样,那就好玩了

做股票就象打游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1 00:19:00

是时候推出做空机制了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4644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