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6850 196
2016-03-01

帖子开头,楼主明确自己的观点:目前在沪、广、深、京发生的抢房现象极不正常,各位网友应冷静分析应对,捂紧您的钱袋子。

------------------------------

楼主注释:

    1、在主题帖维护期间,会随着与各位网友的交流不断补充新素材,所以您可能每次阅读帖子都会有新的内容补充。同时,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互动,提出您的想法和点评。

    2、所发帖子均采集公开媒体报道及参考材料,客观表现宏观经济现实情况,以便各位网友用于作为科研、写作的参考,以保证不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3、恕不提供楼主本人的学术分析与个人理解,以免误导各位朋友视听及判断。

------------------------------


新华社给楼市“灭火”:开发商人为制造抢房假象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上演。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这里面固然有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缘故,但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像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人口净流入量长期处于高位,这种基本面就对楼市构成显著支撑。再加上近期政策宽松,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符合市场规律。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价上涨中的“虚火”。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也使得大量投资客返场。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如今深圳楼市中的投资客比例已超过30%。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
  一线楼市素来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其非理性状态,显然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在京沪深等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成为阻隔人才进入城市的高门槛,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艰难的背景下,由于一线城市的外来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倾两代人之力,甚至还要再加杠杆才能完成购房。巨大的“虹吸效应”使资金过度集中于一线楼市,透支了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三四线城市更难去库存。
  另外,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更大。高房价将颠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认知,如果一个城市每年房价上涨三成以上,试问这个城市的企业家和年轻的创业者们是买房还是办实业?
  经验一再证明,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在此关键节点,地方政府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预期,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投机需求利用金融杠杆炒房。从长远来看,还应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减轻一线城市住房压力。

谁绑架了房地产与全体国民?
    大陆一线城市房价持续疯涨。外界纷纷解读暴涨原因:有学者认为,大量流动性资金注入房地产所致;有博文认为,地方政府绑架了房地产与全体国民。
    学者:大量流动性资金注入房地产导致房价暴涨
    据澎湃新闻2月28日报导,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原因,28日,澎湃新闻采访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章俊认为,首先是因为货币信贷大幅上升。据中共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创下单月记录新高。
    章俊分析称,2014年底到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上涨,很大原因是因为大量流动性资金注入了股市。这一轮一线城市房价的飙升,与当时股市的情形十分相似,释放出大量流动性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
    二是就个人流动性投资而言,现在很多人不敢买股票和P2P产品,大家普遍认为,投资房地产相对比较安全。
    章俊认为,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很不合理,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不仅二三线城市去库存会变得遥不可及,对整个国家经济都会造成沉重打击。一线城市可能会进一步加强限购的力度,同时收紧贷款,房价拐点的出现或许并不用等太久。
    报导称,上海元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强日前表示,据其了解,去年从股市撤离资金,有一部分资金进入了楼市。

博文:地方政府绑架了房地产和国民
    2月28日,凤凰博报刊登蔡慎坤题为《谁绑架了中国房地产绑架了全体国民》的博文。文章称,中国高房价的始作俑者是各级地方政府,拥有土地资源的政府哄抬土地价格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通过商业化运作以数倍、数十倍升值后的房价卖给消费者或炒家,高地价推动高房价。
    随着地方债务无限扩张,地方政府又倒逼央行不断超发货币。土地财政已经严重绑架了整个中国经济,因而房价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下跌都会牵动政府的神经引起其警觉。
    一旦房地产泡沫被捅破,房价下跌将导致中国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乃至地方财政出现系统性危机乃至瘫痪局面。拯救楼市维持房价,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政府的头等大事,至于房价高企地价疯涨,最终谁买单者,政府根本不屑一顾。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畸高,是任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未曾出现过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银行绑架了中国房地产,绑架了数亿国民,最后坑的是民众。
    如果中国房地产不能持续获得暴利,银行就会冒出大量烂账,开发商就会大批跑路,土地财政就会面临巨大压力,官员就会失去敛财机会。实际上,过去房价疯涨的根源就是政府基于自身的利益在推波助澜,甚至与房地产开发商合谋,推动房价疯涨 。高地价高房价危害深远,不仅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空间,社会不稳定因素会大大增加。

海南经济患房地产依赖症:库存要消化50个月
    据财经网2月28日报导,2月23日,海南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下称《通知》),官方明确表示,此次新政出台是为了去库存。
    《通知》表示,对商品住宅库存消化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暂停新增商品住宅(含酒店式公寓)及产权式酒店用地审批,暂停新建商品住宅项目规划报建审批。
    报导称,过去十多年,全国大中小开发商纷纷来到海南圈地开发,现在海南省患上了“房地产依赖症”。
    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2月,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7%,比上年同期提升3.6%,这一比例在全国最高。
    去年全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5.4%,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
    海南省各地房屋遍地、库存高企。2015年该省房屋待售面积1,316.04万平方米,增长近四成。目前在海南有大大小小3,000余家房地产企业,在建在售楼盘900多个。
    海南建设厅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海南商品房库存量约为4,100万平方米,消化期约为50个月,其中,有13个县市商品住宅库存消化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乐东县消化期长达117个月。

开发商:降房价有时遭地方政府反对
    据《华夏时报》2月27日报导,北京一家开发商负责人2月24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开发商想降房价,但自己说了不算数,各利益相关方都不允许这么干。
    他坦言,即便开发商想降房价有时也会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对,“尽管地方政府不会发文阻止降房价,但压力很明显”。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称,中国的房价已经不是供求关系能左右的了,而是不同利益方在博弈,其中包括地方政府,消费者则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张大伟表示,房价上涨的主力推手还是地方政府,实体经济下滑,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更重。
    独立地产评论员顾海波就此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多地现抢房狂潮 一线城市房价疯涨
    据每日经济新闻2月27日报导,近日,上海、杭州、苏州、广州多地现抢房潮。
    在杭州的绿城杨柳郡二期开盘,甚至出现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情况。
    在上海,路劲上海派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有人还裹着被子。上海各区的交易中心延续上周火爆情形,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上……
    江苏苏州花桥的星汇兰亭开盘一小时全部售罄。广州的万科山景城节后加推,开盘半小时就被抢光一楼盘。
    大陆官媒2月26日报导,近期上海房价涨势凶猛,有房子3天内从400万涨至430万,目前仍不卖,市民直呼太恐怖。
    1月份,江苏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大涨2.5%,月涨幅赶超北京,直追深圳、上海;南京河西新地王楼面地价突破4万,周边楼盘闻风而涨……
    日前媒体报导,2月21日,上海某均价近千万元的新楼盘一天卖掉350多套;开年不久,深圳市一手住宅单日成交均价破9万元。一线城市10万以上单价的住房处处可见。
    据中国经济网2月25日报导,清华大学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上海房价环比涨幅高达8.0%,显示房价仍处于加速上涨通道;深圳环比涨幅7.6%,仅次于上海。
    2015年第四季度房价环比涨速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12.7%、上海7.3%、天津3.9%和北京3.0%。
    深圳2015年全年房价累计涨幅高达54.2%。

    网民反应:这样的疯抢、疯涨是政策问题,最后的疯狂;楼市危险,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推荐阅读:
    一线房地产的夺路狂奔(专家点评文章)
    学者提出大胆楼市去库存建议

    本轮房价上涨本质:掩护30万亿地方债转移
    媒体:2月土地供应收窄 一线城市楼价暴涨133%
    国务院研究员:房价再疯涨将成中国经济毒瘤
     楼市“发烧”,得小心场外配资如狼似虎
    住建部长回应房价暴涨:将采取五举措稳定市场
延伸阅读:
        思辩:债务危机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1 09:23:21
扩展阅读:

降准应对经济下行 警惕助涨地产泡沫


当前汇率阶段性企稳,货币政策关切点开始转向经济下行压力;但有分析人士担心,降准投放的长期资金叠加降低首付等政策,或将进一步助推房地产泡沫


  2月29日傍晚18点,央行宣布降准。央行称,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6年的首次降准令不少市场人士颇感意外。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分析师刘东亮认为,本次降准标志着宽松政策已经重回视野,预计年内仍有三次以上降准,且理论上降息不会太远。
  对于此次降准的原因,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钟正生分析,央行的“花样”放水,规模可比降准,但期限逊于降准;当前汇率阶段性企稳,货币政策关切点开始转向经济下行压力;只要外汇占款流入持续减少的格局不变,基础货币缺口不断扩大的格局也就不会改变。
  2015年五次降准后,市场曾预期央行在2016年1月降准。虽彼时央行并未如预期降准,但采取了多种举措保证了市场流动性,释放资金超1万亿元,相当于降准逾100个基点。
  此次降准将释放约6000亿元至7000亿元流动性。民生固收认为,在外汇占款持续收缩背景下,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能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但超预期的降准有“宽松”的信号意义。
  钟正生认为,无论从与经济增速的匹配,还从是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看,降准空间均非常充分。
  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对财新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最重要的触发因素是近期流动性刚性缺口不断上升,公开市场压力不断增加。节前央行不断通过逆回购、国库现金定存、(中期借贷便利)M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节后就面临流动性收紧压力,上周资金面紧张,货币市场利率飙升。不过,明明还表示,利率政策会保持中性和实质的稳健。
  此次降息会有何影响?债市方面,明明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回到2.8%附近。“如果基本面没有明显好转的话,收益率不应该明显偏离底部位置。”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对于债市情绪上利好,但需要关注逆回购利率是否下调,以及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如果7天逆回购利率维持2.25%不变,同时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则对债市的利好只是情绪层面,债市收益率突破前低的可能性不大。”
  房市方面,邓海清认为,降准投放的是长期资金,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疯涨时降准,无疑会加大房地产价格的涨幅。若房价上涨仅限于一二线城市、房价无法带动投资,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将大幅增加。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也担心,在当前降低首付、货币宽松等各项刺激下,或继续助推地产泡沫。历史经验表明,货币超增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广义货币M2增速与全国房价涨幅高度相关。
  对于股市而言,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等认为有利好,但作用非常有限。从风险偏好看,超预期的降准,配合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风险,提振市场情绪;但从无风险利率看,降准的对冲意义大于宽松意义,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需要央行引导短端利率下行的进一步动作;从基本面看,供给侧改革出现实质进展之前,企业盈利的改善仍缺乏内生动力,外生性的刺激效果会越来越弱。
  汇市方面,民生固收表示,汇率压力制约货币宽松的逻辑是:降准——汇率贬值预期——资本外流更严重——更大规模的降准。如果货币宽松配合稳增长,可以通过货币宽松+财政扩张制造人民币资产赚钱效应短期将资本留在国内,缓解汇率压力。因此,降准之后,后续可能会看到更大规模的稳增长措施加码。未来,在经济下行以及地方ZF债务置换工作启动的大背景下,人民银行仍将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基调。(来源:财新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 09:24:17

八大推手致陆一线楼市暴涨 专家警告最危险泡沫逼近

    近日媒体报导,业内人士称,一线楼市暴涨有八大推手:多重“救市”政策叠加、供求关系紧张、各地“地王”频现、商家垄断房源等。专家警告,最危险的房地产杠杆型泡沫正在逼近。
    2月29日,和讯房产发表同策谘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的文章称,过年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楼市火爆,多地再现排队抢房、“恐慌性”购房热潮,这背后有以下八大推手。
    多重“救市”政策叠加: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部分城市楼市限购取消、首套二套首付降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减免、央行六次降息五次全面降准,公积金贷款、普通住宅标准、住房补贴、免契税等方面继续定向宽松,地方ZF发布去库存“救市”政策等。
    供求关系紧张:多轮“救市”政策后,上述城市楼市去化速度(一段时间内的销售速度)提升,去化周期降低,促使“自住需求+改善需求”两股力量积极入市。同时,不少购房者担心楼市后期供应不足、房价反弹而继续惶恐入市。
    首付贷等场外配资:目前,住房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首付贷”产品,导致楼市需求提前入市。
    各地“地王”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武汉等城市“地王”频现。
    商家垄断房源:商家“少量多批”、捂盘惜售等垄断房源推盘方式,营造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二手中介采取“速销房”方式垄断房源。
    商家前期积累的客户释放:过年后,项目具备开盘条件,此时恰逢“救市”政策发布,房企藉机开盘,快速释放前期积累的客户。
    大量市场流动性资金流入楼市: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央行已经累计六次降息五次全面降准,贷款利率已经降至最低。央行去年年底发行2015版新版人民币、宣布推动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等措施,意味新一轮中国式量化宽松来临。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大量市场流动性资金流入楼市。
    大量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需求。在此市场背景下,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楼市步入上行周期,投资客或财富阶层选择投资价值较高的一线城市房产进行资产配置。

央行宣布降准 内外人民币汇率迅速贬破6.55

    2月29日,在银行间外汇交易中心开盘后,内外人民币汇率继续呈现贬值走势。当天自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后,内外人民币迅速贬值,突破6.55关口。
    据财新网北京时间2月29日报导,在岸人民币汇率(CNY)开盘直线贬值,截至16点38分,贬值0.09%至6.5471;离岸人民币(CNH)也呈现小幅贬值走势,随后明显波动,截至16点38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6.5484,贬值0.05%。
    当日傍晚18点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消息公布后,在岸人民币汇率(CNY)和离岸人民币(CNH)迅速贬值。截至29日20点49分,在岸人民币汇率(CNY)从6.5479迅速贬值近70个基点至6.5539,离岸人民币汇率(CNH)由6.5488迅速贬值60个基点,贬值至6.5588。
    巴克莱分析师Ajay Rajadhyaksha和Jian Chang(常健)表示,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风险将会升高,因中国的外汇存底大减。按照目前减少的速度,未来6至12个月中国外汇存底将跌至令人不安的水准,届时央行将实施资本管制或货币紧缩等措施,以阻止资金外逃。
    这两名分析师分析,若央行让人民币再次重贬,可能使投资人担心全球经济的状况,其他央行也可能跟进,以反制中国廉价出口产品全面袭来。而在中国这个出口导向的经济体,严格的资本管制也不会起作用,政策紧缩可能导致成长放缓,造成信用违约。
    也有分析认为,人民币的过度贬值会造成全球市场动荡,并引发市场臆测,全球可能掀起货币战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 09:24:49
先占后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 09:28:51
我现在可不敢恶狠狠说,房价必降了,只要政权还在,总是有办法稳住的,稳不住全国,稳住京沪没问题,京沪不是还没到纽约的4倍吗?

全国大部分在稳定,说明大部分人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只有房价高到影响经济发展了,地方ZF中央ZF才会合力解决问题吧,在那之前一个字,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 09:29:01
居住还可以选择,比较担心住房和医疗、教育挂钩,这个有点强买强卖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