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46 7
2016-03-04
直击两会提案:关注两会--今年有哪些提议

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5.2万亿,实际增速为5.8%。这个增速创下自1988年以来新低,也是20多年来财政收入增速首次不及GDP增速(6.9%)。(财政部1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这是继2014年后我国财政收入再创多年来的个位数增速。)政府的钱袋子瘪了?另一方面,2016年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其中包括减税和增加支出,这使得财政收支压力加剧。

在财政收支面临尖锐矛盾情况下,通过扩大赤字率解决矛盾成为主流声音,其他的措施还包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如何避免财政风险,财政政策如何保证稳增长和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下是两会期间的记者采访,内容整理自新京报。关于财政收入和税负的讨论:

观点一:“实体经济企业税负偏高”

1.jpg



王广谦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1)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必然下降,不可能再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如果政府收入增长较快,那么居民和企业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就会下降。另外,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供给侧改革还要减税,减税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未来财政收入增速个位数增长会是常态。

2)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并不是绝对数下降。我国GDP保持6%-7%的增速是未来常态,如果财政收入仍然保持高增长就会挤压家庭和企业资源。在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新常态下,财政支出结构也应该随之调整。虽然我们国家需要财政支出的方面特别多,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3)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矛盾比较尖锐,收入增速降低,支出却保持大幅增长,如果减少支出会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靠增加赤字率来弥补缺口,缓解矛盾。

4)中国企业的税负在全球来看还是偏高的。企业的税负比较重,特别是实体经济的税负,应该给实体经济的企业减税。我的看法是,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垄断性行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税收可以适当增加;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应该减税支持。

观点二:“要对企业‘放水养鱼’”

2.jpg



张连起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1)有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税负30.1%,低于世界水平。你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合理吗?一国宏观税负比例是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方式,与我国财政四本账以及非税收入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我个人认为不具备实质性比较意义。
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中国的税负水平大概在30%左右。评价总体税负是否处于合理水平,主要看是否适应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阶段。我认为,目前总体税负处于合理水平,不过,在结构上存在问题。

2)一是制造业税负偏高;第二是非税收入过大。特别是各地地方政府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这个比重比较大。现在各地非税收费五花八门,我们的研究小组去年底对3000家代表性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测算,盈利只有5.2%。有的企业缴纳政府性基金和非税收费100多种。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要对企业“放水养鱼”,使企业轻装上阵,不要让企业成本过大,以至于不堪重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逐渐降低非税负担,这是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认为在税收和非税收入方面的减负还有空间。

3)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点是降低企业成本,所以减税是必须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就是减税的一个重要方面,消除了重复征税。

观点三:“财政收入维持低增长 过紧日子的阶段到来了”

4.jpg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1)在经济下行和探底企稳的一段时间里,财政收入会维持低速增长,这就是所谓的过紧日子的阶段到来了。

2)有一些报告认为,2015年我国实际财政赤字率已经达到3.5%?没有。各个机构统计口径不一样。按照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说法,我国去年名义上的财政赤字率是2.3%,实际赤字率为2.7%左右。

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政策还必须要实行扩张以服务全局。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因此今年的赤字率一定会扩大。具体赤字率上升多少,从现在的口风来看,2016年很可能会在3%左右,甚至到3%以上。

4)赤字率扩大到3%以上会不会面临风险?不一定有风险。赤字率适当提高是必要的,关键是适当提高赤字率的同时,要掌握好如何优化结构。扩张只是需求管理,优化结构是供给管理。现在特别强调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就是这个用意。

5)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今年是否还会实行减税政策?
还是会实行减税政策。首先是营业税改增值税方面,今年要求全面推开营改增,做到营改增全行业覆盖;同时要为企业减负,预计会出台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另外,对研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方面也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不过具体的减税规模要等两会预算报告出来之后才会清楚。
减税政策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促进因素,但并非简单一个因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6)政府的钱袋子瘪了后,据你了解,各地是否存在征收“过头税”的情况?
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严格来说,不可能一点“过头税”都没有,因为税务机关有完成税收任务的压力。不过,官方的态度和要求十分明确,就是不能征收“过头税”。

观点四:“财政政策不是扩大赤字率就了事”

5.jpg  

刘尚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1)赤字率扩大到多少合适?
这要根据稳增长的目标算账。比如稳增长目标是GDP达到7%,赤字率应该怎样配合?如果降到6.5%,赤字率也会根据这个目标调整。
另外,财政政策不是说扩大赤字率就了事了,扩大赤字率最终还是体现在花钱上,只要花钱就是扩大社会需求了,但如果能从结构性改革这个角度来考虑,钱就能花得更漂亮。

2)目前财政收入下滑,政府钱袋子瘪了,是否会面临风险?
这涉及两个问题,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资源环境领域等都面临着一系列公共风险,公共风险需要财政去防范和化解。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领域的风险就会转移到财政,比如扩大赤字率,财政风险就扩大了。
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财政风险不可控,转化成财政危机,会反过来加剧公共风险。所以制定政策不能拍脑袋,要做好权衡。

3)财政风险如何权衡?
我国或有债务比其他国家都多。一旦经济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债务就会爆发。所以不能局限看账本,看账面赤字率不到3%。
举个例,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有大量的债务,去产能这些债务谁来背?银行背就成了烂账,烂账要核销就得找财政,财政赤字率一下子就得跳跃式上升。所以去产能很可能导致赤字率急剧上升。财政本身是要分配风险,如果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合理分担,风险就容易解决,如果都推给政府,风险就大了。

延伸阅读1:
全国财政收入再创个位数增速 专家解读三大焦点

1.为何收入增幅偏低?

胡怡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滑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二是工业生产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按现价计算的增值税等税收低增长;三是企业效益下滑、利润增幅回落使企业所得税增幅相应回落;四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也直接带来财政减收。

增值税几乎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影响;企业的所得税增长缓慢,反映的是企业的效益和收入下降。这当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金融业,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553亿元,同比增长2.8倍,主要是受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带动。

张斌(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15年财政收入增速名义上高于经济增长,但是同口径实际上是低于经济增长。与此同时,2015年较好地完成了支出指标,这反映了财政收支矛盾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的态势愈加明显。

2.财政支出数据体现哪些特点?

胡怡建:

2015年财政支出体现了突出重点、压缩一般、有保有压的特点,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支出指标完成较好。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

一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惠及约1.1亿名农村学生和2944万名城市学生。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约775万名高校学生、514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265万名中职学生得到资助,约1045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二是支持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
     
三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农村地区新增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国所有县(市)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

四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着力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推动实施了一批效果突出的减贫项目。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支持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投入,突出重点,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支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六是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实行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并举。
  
3.如何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常态”?

胡怡建:

对于企业来讲,经济下行,财政收入下降,企业效益下降,但是税收没有减少。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营改增政策,适当地为企业减税减负,落实好普遍性降费措施。

对于政府来讲,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大赤字,为减税扩大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紧缩政府行政性开支,进一步加快精简机构,保证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应加快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通过制度设计,从体制上激励地方政府转型发展。

张斌: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必须优化支出结构,尤其是深层次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政府各部门间资金的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深化预算绩效评价,保证支出质量和效率,编制中期滚动财政规划,防止产生新的资金沉淀。创新管理思路,加大PPP模式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财政和金融方式的融合。还要关注基层财政困难,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延伸阅读2
我国宏观税负到底高不高?权威数据告诉你!
来源:中新网

宏观税负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近日,中新网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按照IMF统计口径测算,2014年、2015年中国宏观税负分别为30.5%、30.1%。总体看,中国宏观税负低于世界平均38.8%的水平。

中国宏观税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也反映政府职能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机构运用不同的计算口径和方法,得出了有关中国宏观税负不同的结论。那么,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到底是怎样的?

计算宏观税负需要先确定相关口径。在计算口径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1年制定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是当前世界通行的政府财政统计标准。

按照IMF的统计口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之后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不能简单相加,要扣除四本预算中的交叉重复部分。

中新网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了解到,经测算,2014年、2015年中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9.1%、29.1%。如果包括土地出让收入,也应剔除成本补偿性费用,只计入土地出让净收益。加上土地出让净收益后,2014年、2015年宏观税负分别为30.5%、30.1%。

专家认为,总体看,中国宏观税负低于世界平均38.8%的水平,既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42.8%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34.4%的水平(2013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4 16:34:11
延伸阅读3:
我国企业税负亟待降低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写《我国企业税负亟待降低》,他指出,应该对企业减税费、增补贴,有效落实结构性减税,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为降低企业税负,尤其是小微企业税负提供空间。

以下是重点摘录:

我国企业税负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一)我国企业的总税率高于世界主要国家

我们采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总税率(注5:总税率旨在对企业负担的所有纳税成本进行全面测量。总税率不同于法定税率,后者是提供一个税基使用系数。总税率是用实际应纳税额除以商业利润计算出来的,商业利润反映了企业在一个财年中缴纳任何税款之前的实际利润。)来衡量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总税率是指企业的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的比例。2013年,我国企业的总税率为67.8%,不仅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泰国和南非,仅略低于巴西(见表5)。


税负1.webp.jpg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人民银行5000户工业企业调查也显示,企业税负高企降低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如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纺织服装产业质量与我国不相上下,但税负要低45%,社会保险费用低70%,同时,美日韩等国对东南亚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实行零关税,对我国税率在10%左右,这使我国出口成衣含税价格比东南亚国家高25%左右。

(二)我国企业部门税费占增加值的比例处于国际较高水平

2013年,我国企业部门承担的生产税净额占企业增加值比例为18.3%,比美国高9.8个百分点,更高于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和印度;承担的所得税净支出占企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6%,比美国高0.7个百分点,比德国高0.8个百分点,比法国高0.8个百分点,比俄罗斯高0.6个百分点。从生产税和所得税合计占企业增加值的比例来看,我国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最高,达到22.9%,比位居第二的日本高9.8个百分点,比美国高10.5个百分点。

税负2.webp.jpg


数据来源:UNdata(http://data.un.org/),Wind资讯。

降低企业税费,激发企业活力

(一)将减税费、增补贴、结构性减税落到实处

一是缩减间接税,扩大直接税。主要是降低目前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超过2/3的间接税,逐步调整到一半左右,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推进关税、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环境保护税。提高直接税比重,将直接税占比由目前的30%左右提升到40%左右。

二是缩减商品劳务税,扩大所得税。我国所得税领域有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税制设计,但对于占比2/3以上的商品劳务税,这种理念则不足。要调整税目和征收范围,弱化商品劳务税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增加补贴,扩大企业税收优惠。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增加企业补贴和税费优惠。比如参考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刺激私人投资的方法,对投资实行税收抵免政策,根据企业新增投资规模,直接一次性扣减企业所得税;参考美国乔治布什时期的“红利折旧”减税政策,对2016-2017年底前进行的投资,可以在投资周期中更早地扣除折旧成本,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

(二)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率,为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税负提供空间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但分红比例持续较低。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2.41万亿元,而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1130亿元,仅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4.7%。2014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2.48万亿元,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1280亿元,仅占利润总额5.2%。要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为降税提供空间。

(三)降低企业税负,不一定引起财政收入下降

拉弗曲线表明,减税不一定会降低税收收入,甚至可能增加。这是因为减税将给企业更强的创新激励,这种激励会提高经济福利,甚至增加税收,尤其是当减税应用于高税率的企业时。事实上,我国的实践也表明,税负下降未必引起财政收入下降。比如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当时反对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会降低税率,使财政收入下降,从而增加改革阻力甚至会使改革失败。但从实际效果看,分税制改革后我国ZF财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注8:1994分税制改革前三年(1991-1993年),我国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为14.2%,税制改革后三年(1995-1997),我国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速为18.4%,有了明显的提升。)。

具体看:央行盛松成:提升财政赤字前提是降低企业税负
http://finance.qq.com/a/20160229/039044.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16:45:57
提高使用效率比较关键,虽然是一句废话。多收少收能找税务谈吗?
其中降低各类 行 政 费用支出、人力支出比较容易见效,不指望 公 共 服 务 能有所改善,能给个好脸色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16:47:54
贾康在两会上有几条重要提议,建议大家仔细看一看。另外,人大马上召开,请关注以下五个数字:

1.GDP增长目标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它今年会有多糟糕?分析家预计,将把今年的增长目标设定为6.5-7%之间。这将暗示,可能很快推出更多的支持措施以刺激增长。同时也表明,将更多的容忍增长放缓。去年,GDP增长目标为大约7%,实际增长为6.9%。

2.军费预算
    军队支出将反映出其在亚太地区和在全球军事实力的增长。这也将是去年宣布大规模军队改革以来,首次披露军队预算。去年设定军队国防支出增长目标为10.1%,是五年来最低的。

3.预算赤字
    为了遏制经济逆风,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预算赤字,以支撑增长。外界在呼吁利用财政政策拉升需求。预算赤字数字将暗示政府是否将启动更多的措施促进投资。

4.治理污染目标
    每年都会设定某些空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减排目标,以及能源效率和碳浓度目标。去年设定的一个减排目标是,碳浓度至少降低3.1%。虽然在过去几十年,污染物减排目标年年都有达到,但是中国的空气和水质量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预计今年的治理污染指标将做出一些改变,环境官员说他们将推出新的指标,直接反映空气和水质量。

5.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反对票数
    在过去几年,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总是激起最多的反对票,代表们担忧司法腐败,对司法机关的表现不满。去年,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收到213张反对票,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收到284张反对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17:3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20:59:31
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