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生的平等派”,货币不可能去表现本质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首先不来自被生产的剩余物本身,因为作为剩余本身只表现其量的属性。这种不平等也不来自交换,因为交换无论是易物交换还是通过媒介交换,都只能是等价的,否则任何一方都不会进行这种交换。
表面上,交换的延时完成使得当期交换的条件被抽离,从而下期交换的条件如果按照本期来执行是没有平等基础的,但既然交换规定了一种抽离一切异类属性的共同交换属性,并为这种属性找到一种货币作为承载物,那么这种没有平等基础的递延交换就可以通过货币来拉平。
这种递延不在交换中被拉平的一方面来自货币的信用基础,即:递延交付一方的负面信用——他可以不再继续对方需要其生产的东西或者需要他付出的劳动。但是这一方面不仅通过分工,从而一旦退出分工和建立在分工上的交换,其自身发展的前提将会丧失,而且货币,一开始作为私人发行的负债是通过建立担保人及其后来的发达形式——国家机器来予以保证的。因此,这种毁掉交换及其平等性的递延形式不是不平等的本源。
另一种毁掉交换平等性的形式是追逐待交换的不劳动时间及创造这种待交换时间的预生产。当待交换的产品过多,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但过剩本身不来自交换过程或流通领域而来自生产过程或者说制造领域。
只要待交换产品有过剩,那么其作为商品时的价格就只能下跌,从而表现为原本应该等价交换的比例结果却是一方面同等劳动的结果交换到更少的货币,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劳动结果,只能交换到等量货币。而货币作为平等派时其只对实际交换进行平等,而不对不能完成交换的对象实施平等。
当作为担保的国家暴力可以强制或刺激亏欠劳动的一方补足劳动产品时,实际上对已经过剩的产品和已经付出的劳动无法进行暴力担保。马克思通过其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刻揭示了生产过剩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如果说,政治经济学的理性起始于威廉·配第,成形于亚当·斯密,并在大卫·瑞卡多那里达到巅峰,那么,是由法国的雷蒙德·西斯蒙第感性地完成,而德国的卡尔·马克思则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重构。
和庸俗经济学站在个别的从而是私人的角度把交换看成是利润的来源不同,政治经济学不仅从个别利润中抽象出一般利润从而总结出一般利润形式,而且将利润本质地归结为全人类财富种类和总量两个方面的增长。但是,即便是庸俗经济学也只能承认至少部分地生产过剩从而财富的两个方面的增长是以实际的不平等为内容的。
这种不平等在萨伊那里是如果有某一种商品生产过剩,那一定是另一种商品生产不足,而在马克思那里是商品的过剩是因为私有制导致的商品不能作为劳动的产品而被劳动所消费掉,在哈耶克那里是生产对象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的递推过剩。
如果我们排除马克思唯一地指出了生产过剩的本质原因,单纯研究交换媒介对不同交换方的不同商品的影响,那么,强制让一方接受“贝壳”对于已经生产出过剩产品的一方来说表面上确实使得这一方可以取得更多要求其它生产方生产更多不同种类产品来供交换的权权利。但这种简单的情况实际上受到如下方面影响而实际上几乎完全不现实。
首先,货币具有较其它商品更强的耐储存性,从而货币在过剩方总是并不表现为第一交换需求,反而更会要求自己生产的过剩产品被交换掉。
其次,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取得货币者并不代表全部参与剩余的参与方。因此,要求通过货币来给出交换需求信号的生产参与者实际未必得到通过货币来发布这一信号的权力,或者说,货币的信号功能因为私有制被压制。
再次,由于过剩物提供方掌握货币,因此可以反过来用部分货币取得自身不生产的必需品而要求保持过剩品与其它相对短缺品的交换比例。乃至,在生产力发达条件下利用葡萄酒效应来取得相对高的比价。
又次,过剩品不进入交换而取得货币即便通过重复生产从而使得部分补偿其待交换劳动的货币转而通过流通领域进入其它生产方,也会因为其它生产方手中已经取得足够满足自身消费的过剩品而并不回流到过剩方手中。
最后,假设货币只是不均等地分配到待交换方而退出交换的一方手中,那么过剩品能否被交换,就只是取决于过剩方要求对方提供多少相对于原先比例的等价物。这时候,货币若过地进入过剩方,那么我们看到的情形将非常类似第一种情况,而退出交换方更多地取得货币,则在不能满足过剩方要求的交换比例时,反而会把货币储存起来并且更加延迟其重新启动自己的生产来进入交换。
另外,一旦普遍过剩,那么全部的交换各方都会按照原先过剩的比例来比例地要求对方的货币作为负债的支付凭证。这里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情况:因为货币不再是一种交换中未生产方的负债形式,而是对其它生产的债权形式,即:担保方担保接受货币者必须按照持币支付方的要求生产,于是,相对短缺商品的生产方或者退出流通方,反而会在交换时要求更多的货币。这时,货币一方面是作为回归负债的本质来体现,因为原本退出流通方也已经生产过剩,所以不应该有如此多的货币被他方持有,另一方面是作为待交换要求来体现,因为对于任何一方来说,既然自己的产品不能被交换成其它种类的产品,那么就意味着其它生产方实际上对自己的交换请求存在亏欠从而应该提供自己贝壳来作为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