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32 14
2016-03-13
一  出现婚姻,必然成为私有社会。
婚姻就是分开的婚爱,例如:100个男女成为一个社会,1与2相爱;3与4相爱;5与6相爱······这就是分开的爱,这就是婚姻。1只能爱2,而不能爱其它的异性,这就是分开的“爱”,这就是婚姻。
只要出现这种分开的爱,必然出现分开的人际关系,例如:我的父母妻儿,你的父母妻儿,他的父母妻儿·······这就是分开的人际关系。这种分开的人际关系,就是分开的家庭关系。
出现这种分开的关系,往往分家,——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家庭的社会就是私有社会,这就是私有社会形成的过程。
只要出现这种分开的家庭关系,就已经不是一家人,即使没有分家,即使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也必然是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只要出现这种分开的关系,就已经不是我们看到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  乌托邦 原始部落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

一个社会,只要没有分开的爱,这就是共同的爱,这就是共婚或者叫群婚。乌托邦  原始部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群。例如:100个男女形成的社会,这里只要不存在谁是谁的,就是共同的爱,就是没有分开的爱,这样的社会就是没有婚姻的社会,就是群婚的社会,就是共婚的社会。乌托邦  原始部落就是这样的社会。
共婚  群婚  没有婚姻,这三个名称事实上指的是一个婚爱形式。然而,我们今天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这个道理,说到“共婚”就认为是性泛滥;说到“没有婚姻”就认为是“禁欲”;说到“群婚”就认为是“畜生”的不文明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婚爱方式。乌托邦  原始部落就是这样的婚爱方式。
社会中,出现分开的爱,必然出现分开的家庭,这样的社会就是私有社会;没有这种分开的爱,就没有这一个个分开的家庭,就是一家人,乌托邦  原始部落就是这样的共同生活的社会。
共同生活就是一家人的社会,一家人的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社会。这种“一家人”就是没有分开的人际关系而出现 的一家人,而不是“仅仅的在一起生活”。
只要是“一家人”的关系,往往是在一起生活,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也同样是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也同样是共有社会;不是“一家人”的关系,往往分开生活,即使没有分开生活,也不是我们看到的“天堂  桃源”,也不是我们看到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  共产社会到底是乌托邦,还是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

马克思之前,共产社会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乌托邦的财产形式而出现的名字,这个名字指的就是乌托邦,建造乌托邦形态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
18世纪,欧洲就已经掀起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狂潮,这个狂潮建造的就是乌托邦,就是莫尔描述的那个乌托邦,乌托邦的建造方法就是共产主义。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他们建造的都是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乌托邦形态的社会。
请问:
乌托邦形态的社会是共产社会,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没有“共有”的财产形式,不是乌托邦,凭什么称之为共产社会?
建造共产社会的方法称之为共产主义,马克思建造的不是共产社会,凭什么把马克思的方法称之为共产主义?

······因此说,共产社会就是乌托邦,乌托邦形态的社会就是共产社会。马克思理论仅仅借用共产社会的名字,他实现的社会根本不是共产社会,他描述的社会不要说不能实现,即使实现,也不是共产社会。

四  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

存在婚姻家庭,人们必然的在家庭中生活,这就是私有社会;没有婚姻家庭,人们必然的共同生活,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取消婚姻家庭而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形态的社会,如果人员少,能够在一个邦体中生活,就是人们曾经看到的乌托邦  原始部落中的社会;如果人员多,就必然出现一个个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所,这一个个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所就是人民公社。
因此说,人民公社的主要特征就是没有婚姻家庭而共同生活,马克思建造的巴黎公社错就错在没有取消“婚姻家庭”。没有取消婚姻家庭,建造的巴黎公社事实上就是空架子,是形同虚设。
只要真正取消婚姻家庭,就必然是共同生活的人民公社,就必然是共有社会,共产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

根据财产形式称之为共产社会或共有社会;根据生活方式称之为共同生活的社会,或大同社会;根据社会幸福综合指数称之为至善  至美的社会或“人间天堂  世外桃源”;“天下一家”的社会也是这种社会·······这一切的一切,仅仅是名称不同,事实上指的是一个社会——就是没有婚姻家庭而出现的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13 17:00:00
I don‘t know。我有时会想象一下大同社会和伊甸园,估计差不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3 17:41:56
五  共产社会下的运作模式——人民公社  计划经济  按需分配  各取所需:
没有婚姻家庭,就必然的在一起生活,这就是共同生活,这样的生活场所就是人民公社。

一个个人民公社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一个个家庭,就是一家人,这就是“一家人”的社会。这样的一家人,必然存在人财物调度中心,这就是资本调度中心。对社会中各人民公社的人财物实行统一调度,这就是计划经济。比如:人民公社在生产  生活中需要什么,必须提前预测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根据上报的数字进行分配——这就是按需分配。
各人民公社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都是根据各人民公社生产 生活的需要而编排的生产任务。需要多 就多生产,需要少 就少生产——这就是有计划的生产。调度中心就是根据这个编排的生产任务。

人民公社就是生活的场所,在人民公社生活区中心地带就是饮食区,在饮食区,摆放各种食品,需要什么就取什么——这就是各取所需。在公公食堂,岗位人员根据规定的食谱,做出一道道饭菜,摆放在案子上,人们需要什么就取什么——这就是各取所需。

共产社会就是这样的“人民公社  计划经济  按需分配  各取所需”。在共产社会必然的是这种运作模式,只有这样的运作模式,共产社会才能够运作;家庭社会就是私有社会,私有社会就必然是私有社会的运作模式,马克思根本不认识社会,拿共有社会模式套入私有社会·······这是·“汽油机里添柴油”——马克思是不懂“机理”。

共有社会必然实行共有社会的运作模式——即人民公社  计划经济  按需分配  各取所需。

私有社会必然实行私有社会的运作模式——即家庭生活   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不捞不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3 17:46:56
fumingxu 发表于 2016-3-13 17:00
I don‘t know。我有时会想象一下大同社会和伊甸园,估计差不多吧?
应该都是没有婚姻而出现的社会。

以前的一切称呼,都是不懂“机理”,而对这个社会的表象描述。——这就叫“盲人摸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3 17:48:43
673821000 发表于 2016-3-13 17:46
应该都是没有婚姻而出现的社会。

以前的一切称呼,都是不懂“机理”,而对这个社会的表象描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3 17:59:59
六  共产社会的实现方法:

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实现共产社会非常简单,就是:

1  建造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所——即人民公社;

2  以家庭为单位的进入,进入人民公社的同时,解散原来的家庭,在人民公社下按照共同生活的方式生活——这个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这个实现共产社会的方法就是“合并家庭”,而不是建造社区。这就是与欧文方法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