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沿着Arrow-Romer和Uzawa-Lucas两条路线将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基础还是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认为,储蓄率的提高,能够加速资本积累,实现较高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从而高储蓄和高投资有助于经济增长。虽然从长期消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认为有一个与黄金率(golden rule)稳态对应的最优储蓄率。但是索洛模型忽视了有效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所分析的是在经济短期均衡前提下的长期增长。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不成熟,将经济运行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状态,在短期中只分析经济的总供求波动与均衡,而长期是假定经济短期均衡情况下的趋势性增长。而现实的经济运行是同时包括了短期和长期复合而成的,短期和长期的分割,虽有助于使问题简单化,但解释实际问题却存在着缺陷。同时,索洛模型实际上是一种供给分析,认为经济增长由供给因素决定,并假定人口增长率等于就业增长率,以失业率和资本利用率不变为前提。忽视了有效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这样在经济运行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时,需求短边而不是供给成为决定性因素,使 使得经济增长长期偏离索洛模型所分析的稳态.
我其实只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种分析方法的缺陷,所谓破镜难重圆,把一个问题分解之后就很难反映其真实情况了,我想看看有没有考虑了有效需求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或这方面的文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8 10:03: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