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75 0
2016-03-15
  教育对于每个国家都很重要。我们常说“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学龄儿童的教育如果有效,将会刺激国家的发展。学习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儿童早期教育颇具盛名的瑞典,讲求玩耍和学习的相辅相成。关于瑞典的儿童早期教育(ECE),瑞典学者在研究中报告了一个关于物理教学的学习研究(LS)项目成果,希望探索LS是否支持在ECE中进行好玩的物理学习。文章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Creative Education》(创新教育)上。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们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并确认干预措施建立在理论考量、适用的教育实践和儿童的学习成果之上。这个项目的模型最早发起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香港,在与瑞典、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合作研究中进一步地发展,在世界各地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测试。
  这次研究要探讨两个具体问题:1)在LS小组中,儿童如何辨识为什么会出现阴影?2)干预措施如何改善科学学习?作为研究对象的儿童对象信息如表2所示。
  受访儿童按要求画画,并尝试解释为何杯子有阴影,而玻璃就没有清晰的影子。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儿童自由地谈论话题。用于支持对儿童表述的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评估表格,这个表格的依据有:1)阴影是由于光的缺失;2)光源;3)光源发光粒子或光线;4)光的方向;5)光被不透明的物体阻隔了。这个表格建立在五种对阴影的出现不同的理解和描述之上。
  儿童研究分成三个周期,一个周期一种干预方式。三个周期都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开始讨论:一个小丑(Beppo)进入现场,因为无法摆脱她的影子而哭泣,孩子们被邀来解决问题。
  周期A专注于对光的需要。孩子们建议Beppo关掉灯,灯被开开关关了几次,小丑也时不时的摆脱了影子。这次干预中,孩子们的对话总结了:见过的不同的光源与影子的出现之间的关系。在第一次干预中,值得注意的是,当小丑挡住了光线,或是出现阴影人像时,光被物体阻隔的情况出现了。孩子们看起来如此投入,如此配合,让人有点意外。
  第二次干预(周期B)以同样的方式引入。当孩子们建议Beppo关灯和开灯时,比较了对光线的需要。两只相同的灯箱摆了出来,盒子上都有小孔,可以放置手电筒。小丑反复用手挡住左边的灯箱上的孔,孩子们可以立即分辨出左右灯箱的差异。然后,为了验证透明度的重要性,左灯箱前面遮东西,而右灯箱保持不变。研究人员拿梳子挡住光,孩子们相互讨论、交流,比较了光线无阻隔、梳子条纹投影到墙上的情况。之后再用玻璃片进行实验,孩子们讨论得出投影没有产生什么差别。
  周期B的分析中,确定了光源以及光被挡住发生的相关变化。让人有点意外的是,遮光材料的透明度受到孩子们关注的程度。研究人员再一次意识到,他们将孩子们区分光的方向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与前两个周期相仿的周期C采用了一个新场景,即小丑“不小心”踢中灯箱改变了方向,然后还原,再次被踢中,再次转变方向。这引发了对光线方向的讨论,然后是光源移动了,对光束和光点的影响。然后,票据、小玻璃盘子和梳子分别用来引导孩子们对挡光材料的透明程度的关注。
  最后,小丑配合孩子们总结了整个学习过程(及墙上的影子),以及每个部分(即光源、光的方向、被阻隔的光束,以及挡光材料的透明度)。在周期C的分析中,分析了光源,也改变了孩子们对于出现阴影的辨别能力,以及与上述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文章来源:尔湾文化/科研出版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