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2日,房地美(Freddie Mac)首席财务官(CFO)大卫•克勒曼(David Kellermann)自杀一事在美国各界引起震动,其动机未明更引发了种种猜测。
当日清晨4时48分,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Fairfax County)警方接到克勒曼妻子丹娜(Donna Kellermann)报警称,发现克勒曼在自家地下室中自缢身亡。随后警方赶到现场并封锁了整条街道。县警察局发言人对媒体证实,克勒曼已经身亡,并称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谋杀迹象。
克勒曼现年41岁,于1992年作为金融分析师加入房地美,曾先后在财务部门担任要职。去年9月,美国政府将“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收归国有后,时任高级副总裁的克勒曼接替安东尼•皮泽尔(Anthony Piszel)成为房地美新任CFO。
克勒曼于1999年在被誉为“美国最富县”的费尔法克斯以55万美元买下一幢红砖住宅,生前与妻子及五岁的女儿格里斯(Grace Kellermann)一起生活。
克勒曼死讯传出,不仅使他的当地邻居感到“震惊”,更震动了美国政府高层。美国财长盖特纳当日即发布声明称,“在这一艰难时刻,我代表财政部对克勒曼的家庭和他在房地美的同事致以‘最深痛’的哀悼。”房地美主管当局——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也发布声明表示哀悼,并称赞克勒曼为“具有最高道德和职业水准的勤勉人才。”房地美管理层更是亲临现场,协助调查及善后事宜。
因克勒曼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目前其自杀动机未明。他的同事称,克勒曼平日待人亲切、富有幽默感,经常自嘲以“娱乐大众”;邻居称他乐于社交。作为密歇根大学的毕业生,他还是该校橄榄球队的忠实球迷,一有重要比赛,就呼朋唤友在家中聚会。
《财经》记者一位居住在费尔法克斯县的朋友称,克勒曼死讯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街头巷尾议论不断,大多猜测这与房地美部分高管正在接受美国证监会(SEC)和检方针对该公司的调查有关。
今年3月,房地美承认SEC和司法部已经传讯部分高管就可能的会计舞弊协助调查。而此前,该公司已经接受过纽约南区和弗吉尼亚东区检察官针对其会计、信息披露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调查。
克勒曼身为最高财务主管直接向CEO汇报,正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有一些邻居称,近来克勒曼日渐消瘦,明显处于压力之下。
自被收归国有后,政府在管理“两房”过程中引发的争议不断。包括克勒曼在内的公司高管,曾希望对外强调其对政府利益而非私有投资者负责,但FHFA一直反对这一说法,最终公司同意弱化语气。
但实际上,政府已对房地美的经营决策施加了各种影响。比如,克勒曼等人曾计划披露,公司由于执行奥巴马政府的房地产救助计划而损失300亿美元,但遭到阻止。后来这造成SEC指责房地美违反信息披露原则并展开调查。
由于意见分歧,去年9月后,房地美CEO已两易其主。最近一次是在今年3月,上任仅半年的大卫•莫非特(David Moffett)辞职,CEO一职暂由约翰•什基宁(John Koskinen)代理。
此外,克勒曼也因获得奖金而遭受压力,并在最近雇佣了一家私有保安公司负责家人安全。金融风暴深化后,“两房”旧有的股权激励机制由于股价暴跌变得“一文不值”。两家公司在监管者的指导下,修改了“留才奖金”的协议,承诺在18个月内对7600名职员发放总计2.1亿美元奖金。根据新的协议,克勒曼将总共获得85万美元奖金,其中17万美元已在去年底发放。
上述种种矛盾显示政府在行使所有权时的两难境地。正如一位房利美职员对《财经》记者所说,美国政府在“居者有其房”的宗旨下鼓励按揭贷款购房,“难道‘两房’的坏债都是自身经营的问题吗?”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多位学者在不同场合表示,究其原因,还在于“两房”因其背后隐性的政府担保,可以享受超低的融资成本。这必然造成“两房”的盲目业务扩张,也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主要成因之一。
房地美成立于1970年,是美国两大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之一。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去年9月,“两房”接受近600亿美元救助并被政府接管。今年3月,房地美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达239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同期亏损额的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