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兼并的课题应当好好研究,可惜我不太懂。
我认为,海信的优势在产品开发,科龙的优势在营销和品牌,两者互补性很强。是一个好的购并。海信是赚了,因为除了这个时候,他在任何其他时候都不可能买到堂堂正正地科龙。
科龙以前被顾买去,都是内幕操作。就象当年的健力宝被那个谁(忘记了这个牛XX的大骗子的名字了)收购一样。
以前中国的收购,很难用正规的理论进行分析。实际上,以前的收购兼并并非正直意义上的收购兼并,更多的是资产的重新再分配。有的从集体流入个人腰包,有的从国家注入管理层的腰包,有的从国家流入一些骗子的腰包。是否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也许会有(为自己干当然得用心点),但就牺牲了我们劳动群众了。
有时想,中国这种渐进式的产权改革,也许是水煮青哇,这个青哇就是老百姓。也许,应该象苏联一样,发券证,要死也得死得明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9 21:04:3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