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16 5
2016-03-27
我发现宏观经济学中除了货币和人口可以量化外,其他都很难量化,相对于自然科学,理论没有较为精确的数据支持总是显得没有说服力。数年来经济随不断增长,但人们的综合幸福指数越来越低,需求的满足率似乎也并没有提高多少,冬季吃几个炒青菜对于工薪阶层来说都有些难以满足,收入的增速与物价的涨幅显然不成正比。假设经济增长与否应以标的群体整体对需求的满足率的增减为衡量基准是否更加合理?欢迎大家投票讨论,更欢迎提反对意见的朋友。与你们的探讨有助于我的进步。{:3_49:}
单选投票, 共有 7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28.57% (2)

57.14% (4)

14.29% (1)

0.00% (0)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27 12:59:05
实在抱歉,鼠标不太灵光,有一个重复的选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7 13:12:33
欢迎发起投票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0 14:30:39
经济增长一方面解决就业问题难题,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会造成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通胀都是我们的宏观经济目标,衡量宏观经济目标所应负有权重时,应根据当时宏观经济情况来决定;当就业率较低时,国家的调控目标就是解决就业问题。。。。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0 18:03:04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5 19:07:4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