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的投资计划会不会引起国内产能的进一步过剩?4月28日,中国人民银
行副行长易纲在兰州大学讲学时指出,此次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是针对“铁公基”
等民生工程,将会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会带来今后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
4万亿主要流向民生工程
为了刺激经济,国家从去年开始安排4亿元投资,资金的流向成为关注的热点。
易纲说:“4万亿的投资主要流向了‘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
金主要是投向了民生工程。”
针对有人提出4万亿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偏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易纲表示:“此
次4万亿的投资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民生工程占的比重很大,不会带来
今后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
当前不适合实行零利率
针对目前国内日渐高涨的对于零利率的呼声,易纲指出,由于国内储蓄存款金额
占GDP的比重较高,而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业务,中间业
务比重小、收费少,业务结构亟待优化,加之目前资本回报率较高,因此不适合采取
零利率。
“中央银行反通缩和维护市值稳定的决心是坚定的,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货币政策
工具的最优组合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因此不必要非得采取零利率的措施。”易纲指出。
针对高储蓄率的问题,易纲指出:“高储蓄率是有利有弊的,美国此次发生经济
危机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较低的储蓄率,甚至利用国外的储蓄来促进国内的消
费。但是过高的储蓄率就会带来很高的投资率,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如果国内的投
资还不能将其消化,就会出口储蓄率。高储蓄率和高顺差是相联系的,过度依赖出口
就会使我们经济较为脆弱,此次沿海省份受到的冲击较大,就和这个因素有关。”
“应当加大社保、医保力度,促进消费,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储蓄率。使
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合理,外汇储备也更加稳定。长期依赖贸易顺差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要通过调节使结构更加平衡。”易纲说。
金融租赁业务要打破税制瓶颈
对金融租赁的回应,易纲表示,应当打破税制瓶颈。“目前国内飞机等租赁业务
大多数是国外公司在垄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税制安排
不够合理,才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
易纲称:“将来要在税制、安全上为国内金融租赁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促
进国内小到设备大到飞机的金融租赁的发展。”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