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本构成: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自由职业者 ◎杂业主、富农(农村)
1949-1978年的中间阶层的构成主要是;党政军中层领导干部(行政级别14-22级);知识分子;企业领导人;高级技工等。中间阶层的工资月收入大约是在56元—180元之间。
细分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基本分属五大类型: 一是白领阶层。包括经理;外资企业白领雇员;国有和其他形式企业的中下层管理人员;特殊垄断行业(金融保险、电信等)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和雇员。 二是中、小规模企业的商业精英阶层(企业家)。是经济资本相对雄厚的群体。包括中、小型私营企业主;国有、合资等企业的承包经营者。 三是一定层次的政府官员(政治精英),行政职位大概是分属于局级、处级、科级。政治资本相对雄厚的群体。经过几次的机构改革和大幅度提高公务员薪水,中国目前政府职员的收入水平已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之上。据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官员已成为中产阶层。 四是专业人士(智力精英)。文化资本相对雄厚的群体。这部分群体涉及的领域很杂,包括教授、研究员等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大、中学教师;建筑师;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科技人才。 五是新型文化人。影视制作人;编辑;记者;专业撰稿人等。大都工作在朝阳型的文化产业,并能从资讯中接触到大量的消费品位、潮流等信息,被布迪厄等称之为提供符号产品与服务的新型小资者的文化媒介人(1984,359)。中国的情况与欧洲相仿,由于处于社会空间的上升轨迹,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1993年以后,以政治、经济、智力精英为主体的中间阶层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新中产阶级。与早期的新富阶层比较,这部分群体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财富的来源也更接近于合法、透明,拥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并基本得到社会的认可。
注:从1978年到1992年诞生了一批新富阶层,其构成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主 ◎拥有一定权利的干部 ◎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老总 ◎某些特殊行业的职员、经纪人、各类明星 ◎靠非正当生意起家的‘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