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群的定义_虚拟社群如何盈利_虚拟社区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作用
虚拟社群的定义
网络作为现实社会人们生存与活动的“另类空间”,必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虚拟社区”这一理论命题,表现了它是人们在网际网络上实现社会互动的社会生活单位与空间。这种以因特网上的某一网站、电子邮件或新闻组为中介进行对话和交流而建立起来的空间环境,是因为人们借助于社会学关于社区的研究,并结合网络自身的特性作出判断,从而把它命名为“虚拟社区”。
对于这一新生的事物与社会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虽已展开研究,但目前对“虚拟社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还缺少经验材料的支持。约翰·哈格尔三世(JohnHagelⅢ)和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G.Armstrong)在他们的《网络利益》一书中首先把虚拟社区的虚拟性加以突出,然后他们认为,所谓“虚拟社区”,就是一个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认为,它通过网络以在线方式来创造社会和商业价值。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虚拟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与想法相似的陌生人分享一种社区的感觉。而与这种观点相似的是埃瑟·戴森。她在其《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一书中首先承认网络世界里存在着社区的前提下认为,“在网上的世界里,一个社区意味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个单位”。
在国内,有学者认为,虚拟社区是主题定位明确、居民与社区间有极大的互动性、居民之间频繁交流、社区性质与信息资料相平衡的网上虚拟世界。还有人认为,虚拟社区是网络建设者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为网民提供网上交往的空间,一般是利用BBS、邮件列表或新闻组、万维网网站、及实时聊天等网络传播方式为媒介,为网民提供一个对话、交流及交往服务的网上环境。如此等等。
上述关于虚拟社区的界定尽管表述各异,但其共性之处在于:一是肯定虚拟社区是客观存在的。认为它是人们依靠网络技术围绕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的空间场所。二是认同虚拟社区是人们互动行为的产物和结果。三是认为虚拟社区能够提供满足现实世界人们“另类需要”的服务,并孕育出新的人际关系、拓展了人类新的生存与生活空间。由此,我们认为,虚拟社区的基本含义是:它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上社会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的生存与生活空间。
虚拟社群如何盈利
虚拟社区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如何挖掘其商业价值并且获取投资回报,成为社区经营的核心问题。虚拟社区要实现商业价值,必须选择能够实现盈利的主要收入来源方式。虚拟社区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广告费。
虚拟社区由于聚集着企业的目标顾客而得到企业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广告投向虚拟社区。据调查,目前虚拟社区的收入模式以广告最多,50.8%的虚拟社区网站选择广告作为其盈利模式。虚拟社区的广告收入直接受社区点击流量的制约,流量越大,广告收入就越高。对于刚起步和不知名的虚拟社区,点击流量小,广告收入就非常有限。此外,虚拟社区的广告收入还受网民的特征影响,企业是否向虚拟社区投放广告取决于社区网民是否属于企业的目标顾客。因此,以广告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并非适合所有的虚拟社区。
2、会员费。
虚拟社区将注册会员分级,并收取不同的入会费。女性交友社区21cn.com将会员分为三级:免费会员、普通会员和VIP会员。对免费会员不收取费用,对普通会员按 5元/月收费,对VIP会员按15元/月收费。社区对收费的注册会员提供交友信息服务,免费会员则不享受这一服务。网络音乐社区163888.net将会员分为普通会员、VIP会员、黄金会员和钻石会员实行收费制度。会员费主要针对某种服务需求强烈的网民,一般的网民缺乏注册入会的动机。57.8%的社区论坛BBS的累计注册会员数都在1000以下。将会员费作为虚拟社区的盈利模式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在虚拟社区的发展初期,收取会员费会直接抑制社区成员规模的扩大。社区的生命力来自成员的活跃程度,即人气。聚集的成员越多,成员间互动越热烈,浏览社区和进入社区注册的网民就越多。只有当社区成员对社区产生强烈的服务需求和忠诚感时收取会员费才比较合适。
3、内容服务费。
虚拟社区通过提供不同的内容服务对网民进行收费。定位为“文学爱好者的网络家园”的榕树下网站,就社区的某些功能向网民收费,如每个留言板为50元/年,社区首页文字推荐位(每个)为20元/月,社区默认模板“快捷链”价格(每个)为30元/月,内部邮箱为240元/年。QQ社区为了使用户在社区中获得模拟现实的感受,通过发行虚拟货币Q币,提供网络人物形象、装束、场景和虚拟商品等实行收费服务。游戏娱乐社区通过提供有偿的游戏服务内容向网民收费。以内容服务费作为盈利模式,取决于社区成员的忠诚度和所提供内容的价值。如果成员缺乏忠诚度,社区内容作为一种依托于网络的服务产品缺乏吸引力,该模式就不能给社区网站带来丰厚的收益。
4、交易费。
虚拟社区通过为网民发布和提供交易信息收取费用,或者向交易者收取佣金。易趣(eBay)社区按照卖主的物品价格收取物品登录费、底价设置费和交易服务费。交易费是交易社区的主要盈利模式。对非交易社区而言,以收取交易费作为盈利模式比较困难。一方面,这类社区C2C的交易量不大;另一方面,社区自身缺乏有效的信任保障机制。据对社区网民的调查,66.5%认为物品质量无法保证,64.4%认为电子支付渠道不够安全,64.3%认为不了解买家的信誉记录。
虚拟社区的盈利从根本上来自网民及网民带来的附加价值。网民是虚拟社区的主体,主体规模越大,社区价值就越大,盈利来源就越广泛。虽然网民规模逐年扩大,但网民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他们一般都有选择性地加入虚拟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网民经常使用的论坛数量以3个最多。虚拟社区之间必然存在吸引网民的激烈竞争。因此,虚拟社区在选择盈利模式时必须同时考虑发展策略。
虚拟社区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作用
虚拟社区通过满足网民的需求吸引网民而获得发展机会。从建立竞争优势和满足网民需求的角度来看,虚拟社区有三种发展策略:
1、综合化发展策略。
虚拟社区以建立综合性社区为目标,社区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各种各样的论坛主题,提供多种社区功能,满足不同网民的各种需要。如天涯社区和猫扑社区都属于综合性社区。综合化发展能够聚集无可比拟的人气,而人气能够给社区带来丰厚的广告盈利。但是,虚拟社区采用综合化发展策略必须先具备充足的发展资金,因为只有当社区网民达到一定规模,并产生较大流量的时候才会得到大量的广告投入。
2、差异化发展策略。
在少数虚拟社区形成综合化社区并且占据垄断性地位之后,其它社区宜走差异化道路,即以满足网民的功能性需求和专业性需求为目的。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社区论坛是社区网民使用最多的论坛类型。如中国汽车网社区专门满足汽车爱好者和汽车拥有者的交流需求,联众世界专门为游戏爱好者提供互动平台,榕树下网站致力于满足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和交流需求,网络音乐社区163888.net专门为网络歌迷提供创作和交流平台。通过定位于专业性交流或者个性化娱乐互动平台,虚拟社区可以有效地避开同质化竞争。中小型虚拟社区一般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持,并且面对大型社区的竞争压力,适合采用差异化发展模式。
3、合作发展策略。
互补性的虚拟社区建立互相链接,共享网民资源,可以加速共同成长,巩固网民群体。处于发展初期的虚拟社区,可以寻求强弱联合谋发展。2005年猫扑、赛迪、淘宝等9家网站与MSN中国站合作,这些合作网站支付一定的“租金”进驻MSN中国网站提供内容,通过MSN的流量来促进其他社区的流量,提升品牌。交易型的虚拟社区与传统企业合作,能够发挥彼此优势,实现双赢,促进共同发展。传统企业以社区作为交易平台可以直接面对顾客,降低销售成本。虚拟社区通过让传统企业到社区开店,能够将传统企业的忠诚顾客吸引到社区,扩大社区网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