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看问题不能走极端吧
想在四尺讲台上作出贡献的college teacher 还是是大有人在的
记得上学时,政府预算老师打算给我们作个“政府采购”的专题时的条件:向学校申请指标。
给自己加分的!!
真是郁闷啊 ???
真正做学问的少一些,起码在我们学校。老师大部分把做学问当成了自己的副业,学问只是他们的商业敲门砖而已。老师不好好准备课,讲义一直不变,总是重复昨天的东西。
教书只是老师拓展外部生意的一个平台,他们都各忙各的赚钱!
利用做学术的名义赚钱
高校教师也具有中国特色呀!
不足为奇!
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即假设中国大学很多老师没有搞学问。那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大学教师可以安心下来搞学问吗?我们的薪酬制度、各项职称申报体制,允许吗?
离开我们生存的环境、制度看问题,至少得出的结论不全面、不准确。
其实我觉得跟学校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不容置疑的是,很多学校太浮躁,所谓的做学问便是项目来项目去,个人在自己研究领域上面混出一点成绩,就可以著书立说了。这样的地方所存在的老师自然也难以静下心来。
自然也有愿意默默奉献类型的地方。然而要避过浮躁这一关,还要过生计这一关。老师若是没有项目课题,光凭这么一点薪酬,和他的数十年寒窗成正比么?很容易就陷入了社会的泥塘之中。
因此相信,在并不浮躁而老师又有生计的地方,还是会有人在做学问的吧。(笑)
偶重大经济系的
本系只有两三老师在做学术,且行政职务小者倍受打压 排挤,估计在过几年就会因受不了挤压而要转型混日子赚钱了(大酱缸文化之大学版本)
有老师公然在硕士生课堂上宣杨少做文章多出去赚钱,此公不知在何处下力能学术(其所谓‘学术’乃政府承认之‘学术’,并非研究者常谓之学术) 赚钱两不误,无知女生崇拜其常谓之约‘马帅’~~
应该不是这么悲惨吧!我一向很尊敬老师。
现在还存在不为钱纯粹为信念和理想的人么?
即使有这种人,能保证其家人也是这种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