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7105 40
2009-05-01

这个帖子算是我在论坛的心愿之一了,早想把某些帖子里面不理性、情绪化、非逻辑的东东搜集起来做一个帖,好好的辩一场,以期解决“逻辑”与“非逻辑”的分界线的问题。

各位朋友中,自然有赞同的有反对的。

赞同的,欢迎帮我吵架或者维持秩序——可想而知,这个帖子肯定是要吵架的;

反对的,希望能“有逻辑”的和我争执一下,

比如,看看能否证明我举出的例子里面,逻辑其实是正确的。

首先,本帖自己要完善一下框架,以防止自身的混乱和非逻辑。

框架:

0、提出谬论的核心错误

1、核心问题分析

2、标准案例(本论坛真帖)

3、主要表现方式归纳

4、反驳思路

试举一例:

0、虚构敌人(可归属为“扭曲观点”或者“偷换概念”)

1、核心问题:你要支持或反对的行为的目的,是此行为本来要达到的目的吗?

2、标准案例:消费券和家电下乡的许多无意义的争论(谁是为了拉动内需,而谁是为了低收入者的福利?)

很多网友把家电下乡的主要目的看作福利,而消费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内需。

不否认两者都有两方面的作用,但是..................

3、主要表现方式:一开始就错误的树立一个不存在的敌人,然后利用无法查找的数据、感情用事的分析从道德角度批判

4、反驳思路:从立论的基础上,即“这个敌人是否存在”入手? 

现在就开始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 19:18:23编辑过]


gongwng  金币 +1  金钱 +1  魅力 +1  经验 +1  鼓励原创好帖子 2009-5-1 19:00: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 09:03:00

我准备了八个方面的非逻辑现象(另加两个最常见的特例),倒不是只有这些现象,也不是因为它们是逻辑学中最典型的,而是因为,这些现象在论坛上最为明显,最为典型。

所以大家不要“分类不正确”或者“覆盖面不完整”之类的理论问题上多纠缠咯,我承认我的分类标准是实用主义的,呵呵。

1、幻想的敌人最可爱——上面的例子已经分析了;

2、一边倒的论据——仅仅把完全支持论点的事实拿出来;

3、立场和情绪化——先入为主的道德审判;

4、偷梁换柱——假设前提或者基本定义在推导过程中的悄悄变化;

5、化简为繁——用更多的错误和更繁复的思路解决本来简单的问题;

6、循环论证——不要用解释了吧;

7、否定两面——既否定一项政策的可执行性,又夸大此项政策的伤害;

8、道德和使用的挣扎——分不清“该不该做”和“有没有用”之间的区别;

9、“制度解决”——讨论什么问题,都用这个解决方式(属于6的特例);

10、忽左忽右——到底是理论讨论还是现实讨论?(属于4的特例)

顺便加一句,放在爱问是因为论坛没有专门的经济学方法版面,再加上这里人多,可不是因为爱问的逻辑问题明显咯。

[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 9:13: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09:04:00

理论基础:

非逻辑的标准说法应该是“谬论”。

以下是综合了维基百科和百度的内容,对形式谬论和非形式谬论的一个综述。

逻辑学上,谬论(fallacy)是指可知的错误(demonstrably false)论证,亦即说不通的道理,或是会导致错误的想法。通常要证明一件事情的对与错,除了做实验去证实或证明之外,亦可以用逻辑推理方式去推论而定对与错,而推理结果是错误的话,便能构成错误的原因,那被推理的道理或想法就是谬论。

谬论又区分为形式谬论及非形式谬论。

形式谬论(Material fallacies):不依逻辑规则,或论证形式错误的道理或想法。

对三段论的一些错误的使用,是这种谬论的主要表现: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在论坛上的“四概念三段论”,应该很多,随处可见。

就说我刚刚看到的一个吧,某位同学义正词严的指责本人:

你是不是版主,版主不就是为网友服务的吗?你为何不支持我?

在这个逻辑中,是这样一个三段论:

版主是为网友服务的,

我是网友,

所以版主是为我(个人的利益)服务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 15:20: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09:14:00

呵呵,猫爪就是猫爪一出手就是方法论,

请问猫爪,一个经济行为就没有考虑道德,考虑人们的感情,这样在中国内成功吗?

你小子在国外呆傻了,中国

是仁义之邦,如果没有道德的经济政策将是失败的.

即使在国外也需要道德支持,数据不是万能的,但离开数据是万万不能的,我相信这点,

有些数据你我永远拿不到!

消费券也好,家电下乡也好都是目光短浅的行为,老百姓会骂娘,

但矮子里面要选出将军来!这就是我们中国国情

从历史分析,宋代的经济政策是仁义,给人民长期的好处,

毛同志也是,分土地,满足农民的长期需求,

一个没有从长期需求分析的经济政策能够得民心吗?

经济很重要,你我都明白,但不能做亏本的生意吧!

给了好处,最后你我还有买骂,你说这能说是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09:53:00

楼主这个帖很有价值!

爱萌版主说话很有激情!

我都很喜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09:53:00

爱萌同学,您的回复充分说明了我的帖子的重要性。

[em01][em01]

就像我上面的例子,您批驳的观点,是我在例子里根本没有提出的“不考虑道德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多谢您的现身说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 15:25: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