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一个仿真校准(calibration)的问题,在校准的过程中,应该分为建模过程中的校准和仿真结果的校准,即事前和事后两种校准过程。对于建模过程中的校准,主要在于设计的经济系统的模型(方程)以及相关参数的设计及取值的校准,例如在使用效用函数描述个体行为时,要么使用benchmark的模型,要么可以通过实验经济学的结论来确定参数的设置等等;对于仿真结果的校准,一般就是与实际情况对比,通常是各种统计量的比较,或者通过物理学的模型发掘数据的内在特征等,这方面要依赖于研究的领域情况。如果在没有实际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那么应该更加侧重建模过程中的各类模型及市场机制的设计,最好能用一个理论模型做benchmark,然后与之比较,如果在理想状况下能够与benchmark model符合,那么就可以再进一步放宽参数设置,用以模拟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