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人家财大气粗,就喜欢门面工程,在车间有台扇,丢人呀!中国的大企业!
这种人能有些常识吗. 联合利华什么时候是中国的大企业.
别如此丢人好不.
过程重要,结果更重要;尊重学历,更尊重能力。
曾经在《读者》09年第十期上看过一篇相似的文章 《专家与工匠的区别》
太行山一景区的宾馆,门前做成了弧形的坡道,以方便小轿车上去下来,后来发现每到下雪的时候人、车总是打滑,经理就组织建筑、服务、礼仪等专家团队研究,后来终于想出办法:在斜坡处安装红外线遥感系统,每当天气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 斜坡两边的护栏上的水龙头里就会喷出盐水,地面不在打滑,前后花了数万元;另一景区的一私营宾馆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经理就对负责人说:我再看看到有人在下雪天里滑倒,你就卷铺盖回家!负责人找来一工匠,在不改变路面整体的情况下,凿出一道道横纹,从此也没再发生打滑的现象,负责人给了工匠30元,工匠高高兴兴的走了。
其实还有个更著名的例子:
美国宇航局花了几十万研究出一种能够在没有重力条件下书写的笔,而苏联人用铅笔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我希望各位深思,这前者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用一句“化简为繁”所涵盖吗?
就像国外即时路上没有车,也没人闯红灯,在有些人看来,是否也是一种“化简为繁”的愚蠢呢?
思维定式了
学得太高深就把简单的给抛弃了
有道理 呵呵
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太累;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了,贡献。
花那么大力气弄机械手什么的,为什么不改进下生产钱
事情有时候很容易解决
只是我们自己把她想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