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游戏软件_第二人生的发展及其经济效应
第二人生游戏软件
第二人生(Second Life),英文缩写为SL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由于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由Linden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可下载的客户端程序,用户,在游戏里叫做"居民",可以通过可运动的虚拟化身互相交互。这套程序还在一个通常的元宇宙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社交网络服务。居民们可以四处逛逛,会碰到其他的居民,社交,参加个人或集体活动,制造和相互交易虚拟财产和服务。
第二人生作为虚拟世界之一,无疑受到了计算机朋克文学运动的启发,尤其是Neal Stephenson的小说Snow Crash。Linden实验室说他们的目标正是要创造一个像Stephenson描述的元宇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自己定义与别人交互,玩耍,做买卖,交流的独特的方式。第二人生的虚拟货币叫做Linden Dollar (Linden, or L$)。你可以在由居民组成的专门市场,Linden实验室和一些实体公司把它兑换成美元。
第二人生有时被认为是一个游戏,但它没有积分、积 点、赢家、输家、等级、一个最终战略,或者像其他游戏拥有的一些特点。现在总计大约有500万用户注册,但很多用户都不太活跃,并且有些居民有多个帐号。尽管在这个领域比较突出,但第二人生还是有很多竞争者的,包括Active Worlds,There,和一些新进入的竞争者,比如Entropia Universe, Dotsoul虚拟公园, Red Light Center, 和Kaneva。
第二人生的软件系统包括一个运行在居民计算机上的客户端和由Linden实验室运营的数千台服务器。还有一个beta-grid有自己专门的客户端并且很有规律的更新,主要是供一些志愿者经常性的测试使用。这个测试软件缩短了软件真正更新所要的时间并在整体上提高了软件的质量。beta-grid可以看作是main-grid的一个镜像,只是在上面进行的所有动作都不会被存储到服务器里。每隔几个月,beta-grid软件就会替换原来的标准软件以作为一次大升级。第二人生的用户基数增长迅速,这也刺激了对虚拟世界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改变;新特色的加入也提供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推进。
Linden实验室倾向于使用开放标准的技术和免费/开源软件,比如Apache和Squid。他们计划通过标准化第二人生协议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开放标准上。Cory Ondrejka,主管产品开发的副总裁,说所有的东西都标准化了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都会以免费/开源软件的形式发布。
1. 目前的室内虚拟机最终将被替换为Mono,据称,性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 uBrowser, 一个OpenGL端口的Gecko渲染引擎,从1.10.1版本以来一直用来显示帮助文档,将来该技术会用来显示居民创造的任何3D物体表面上的网页内容。
Linden实验室在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和大部分的Linux发行版上都提供客户端。通常客户端的升级是强制的;老的客户端对于新的服务器软件是不适用的。但是,Linden实验室正在开发一个更灵活的协议,这个协议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受任何信息,而不用担心版本之间的差异。
截止到2007年1月8号,版本2的客户端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发行,并允许和其他一些不同兼容性许可证下的免费软件包一起发行。目前不是所有的必须组件都会发行。
OS X版本的客户端是通用二进制版本的,差不多是Windows和GNU+Linux二进制版本的两倍大小。
第二人生的发展
2003年7月,美国旧金山林登实验室(Linden Research)公司发行网络游戏《第二人生》。网友可以在网络上创造出自己的“第二生命”,指定游戏里的一个虚拟人物,听从自己的意志创造自己的生活。网友可以在游戏中经商、工作、旅游等等,甚至可以进行高空冒险和去夜总会享受丰富的夜生活。目前这款游戏已经超过90万注册用户,颇受网友欢迎。
刚开始的时候,《第二人生》和其他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不同。网友付出金钱购买点卡享受游戏,赚取游戏里的林登币。然而随着游戏设置的不断完善,转变开始了。开发商引入新规则,游戏中积累的林登币可以按一定比例换取美元,最新的汇率是271:1。由此,网友们不再觉得这是在玩虚拟的游戏,而是游戏里的成功可以真实地改变他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比如,你在游戏里面是一位坐拥3亿林登币的大富翁,那么你当你把虚拟财产换成美元,你在现实中就成了一名百万富翁。有人不禁说道,游戏里的成功切实地改变了你的现实生活,你还会觉得你在游戏里面的努力只是在消磨时间吗?它是如此真切地在为你带来财富。
紧接着,《第二人生》推出越来越多的开放政策,使得这个虚拟游戏更加逼近真实。《第二人生》里只有游戏规则,没有电脑预设好的情节,所有的情节完全由网友自己创造,甚至游戏场景都是由网友制作。你可以在《第二人生》里进行真实的商业交易,就像使用淘宝一样使用真实的银行卡。你可以向其他网友购买食品、书籍等等能寄到你家里的真实物品。
随后,《第二人生》加快了它的真实化进程。它与网络通讯服务提供商Vivox公司合作,向《第二人生》的网友提供免费通话时间。使得游戏中的网友可以在游戏中向外界打电话。就是说,《第二人生》扮演了现实中电话亭的角色。Vivox公司的CEO Rob Seaver说:“作为行业破天荒的第一次,Vivox连接《第二生命》和现实世界中的电话,极大地丰富了网上居民的游戏体验”。而《第二人生》在游戏里设置了电子板取代了现在的浏览器,使得网友在游戏中就可以自由浏览信息。美国最大的在线书店Amazon便进驻《第二人生》接受网友购买书籍。而在最近,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进入《第二人生》里开辟分社(secondlife.reuters.com),为《第二人生》的网友报道新闻。
《第二人生》的网络世界对路透社意味着是一个超过90万人的新闻市场。路透社为此派出了伦敦分社记者当任首届社长。路透社总裁格罗瑟指出:“在‘第二人生’,我们令路透社成为新世代的一部分。我们将真实世界带入‘第二人生’,再将‘第二人生’带入真实世界,在这个社群担当主动积极的角色”。就是说,路透社把《第二人生》的90万网友看作是一个群体,或者是一个地区这样的概念,为他们报道世界新闻,同时也向世界报道这个群体(地区)的新闻。有一天你会惊讶发现,路透社有出现的报道:“路透社驻《第二人生》记者亚当·帕西克电《第二人生》撒米小镇发生一起车祸,一辆丰田轿车连撞13人致1人死亡”。
第二人生的经济效应
第二人生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和一种叫做Linden币的货币。尽管会有所波动,但截止到2007年2月份,美元对Linden币的汇率基本维持在一美元兑换270Linden币。
《第二人生》的出现或许会突破国家或者地区的概念,它没有领土却面临着和许多国家一样的经济问题。在最近的24小时里,有44万美元流入《第二人生》,其当天的林登币交易额达到了35万美元,累积每年可达1.3亿美元。而且,它的经济每月以10%~15%的速度在增长,跟新增的人口相近。这些使得《第二人生》的总裁不得不密切关注林登币与美元的汇率,他甚至需要减少林登币供应,以压抑通货膨胀的出现。他说:“我们的目的跟各国的政策一样,要令汇率保持稳定”。《第二人生》高速的经济增长,使得许多公司闻到了商机。阿迪达斯公司和美国Apparel公司开始在游戏中销售服装和服饰,日本丰田公司和美国Sun公司随后加入。
在这里,商业无处不在。德籍华裔AnsheChung通过购置《第二人生》中的土地,盖制房屋再出售给其他网友赚取其中的差额。John Lester在虚拟世界中创建了一块校园岛,抛弃了以网站为界面的在线教育,让《第二人生》里的网友享受绘声绘色的3D课堂。喜来登饭店则开始在《第二人生》筹建新宾馆,准备迎接网友的入住。
在这其中产生的交易,买方付出林登币,卖方得到林登币。卖方在积累了一定林登币后,便可以向《第二人生》的运营商Linden Research换取美元。Linden Research通过Paypal等在线支付工具付给网友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