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680 1
2009-05-09
愚公移山的经济学
李俊
   一直以来,愚公移山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故事之中有一个很重要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因此,只要我们坚持,最终就会成功的。从故事来看,愚公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但是如果愚公没有感动天帝,那么移山到何时?愚公能够成功,那是作者以一种主观方式想像出来的一种事实,从而证明自己的理论。
   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走许多冤枉路。咱们不如全家出力,移走这两座大山,大家看怎么样?”。这两座大山确实让愚公全家人走了许多冤枉路,但是移走这两座大山代价更大,因此通过移山方式避免走冤枉路完全是得不偿失。
   尽管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最终有一天将挖平,但是凡事都有代价。子子孙孙都参与移山工程,那么就将意味放弃致富的机会。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花大量时间在移山方面,那么必然花在生产方面时间就会减少。因此,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
   尽管通向彼岸的道路是有很多条,但是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代价最低的道路。如果移山可以解决问题、搬家也可以问题,那么为何要固执移山?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没有考虑到凡事都有代价。移走这两座大山的代价是什么?移走这两座大山的收益是什么?移山的成本是否高于预期的收益,这是愚公值得思考的。当别人都忙于生产,愚公的子子孙孙都忙于移山,结果耽误了生产,从而造成子子孙孙贫穷下去。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这是很多人走了愚公移山的道路,这就是“勤劳”对冲“制度成本”。如果选择“远走他乡”,那么就可以避免在移山方面资源的浪费。有些经济落后山区,村庄里就这么几个人,政府还为此投入巨资修公路,甚至高速公路都有。政府这种“愚公移山”是对资源一种严重浪费,因此还不如帮助他们“远走他乡”。对于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樊刚曾经指出,“改变恶劣贫瘠的自然环境的成本是高昂的,相比之下,人们走出山区的代价是合算的。取消户口限制,加速劳力的自由流动,是致富的有力手段。如果这样,在人们生活改善的同时,有些地区却变得更加贫穷,是可以预见的合理结果。”
   即使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作为理性的选择就是在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达到既定目的的成本最小的方法。因此,我们不能盲目选择愚公移山,而是冷静思考各种可行方案的成本。落后国家要实现“后发优势”,就不要只顾着移山,而是要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如果我们的“勤劳”对冲“制度成本”,那么永远就无法富有。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真实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有成本的。如果只是固执移山,模仿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那么最终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巧干比苦工更为重要,因此要懂得“远走他乡”更有意义。把资源投入做无用功时,必然注定“勤劳”而不能“富有”。不要把神话故事当作真实世界的现象,否则我们就被激情冲晕了理性,从而最终迷失了方向。
                                                2009年5月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9 19:2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