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于2015年7月21日更名为华荣能源并计划剥离造船业务。3月24日熔盛重工发出公告称,当天股东特别大会上已通过向多家债权银行发行新股的方案,此前熔盛重工曾计划向债权人发行最多171亿股股票,以抵消171亿元债务。在此次债转股完成后,中国银行将变成其最大股东,这也是中国第一起由银行直接参与的债转股案。
成立于2004年的熔盛重工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其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连续数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在2012年后其伴随全球造船产能过剩衰落,2013年和2014年的亏损分别达到86.8亿元和77.5亿元。
截止今年2月,熔盛重工负债总额已经上升到226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是其最大的债权方,债务总额为63亿元。熔盛重工本次发行完股票后,中国银行在总股本中的持股占比将高达14%,居第一位。
根据财新报道,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因此,此轮债转股,并不支持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参与,同时财政不再兜底。
平安证券表示,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也是杠杆率相对比较高、风险集中暴露较多的行业。
讨论:
当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资产高企交织在一起,又会演化出什么样的结局?
银行的存款是负债,如果用负债去解决负债的逻辑如何理顺?接盘侠承担着什么角色?
根据上面的中国银行持有熔盛的债务总额为63亿元,在总股本中的持股占比将高达14%,可以说这是很高的债务比例,最终的方案预计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