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42 4
2016-04-16

如果要让社会更加和谐,还得解决蔬菜涨价的问题、失业群体的问题、居民养老的问题。个人意见是蔬菜产业由国家经营、失业群体成立居民及企业服务团体,他们等特就业和服务的居点,一个市可以有几十个居点,如果有人或集体需要临时帮助,他们就为其服务这样得到国家为他们发放工资、居民养老可以公益化,其花费的钱,床位费和服务员的工资由国家发放。当然国家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给老年人制度工资标准。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观点,请大家评论。

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先说蔬菜问题,由于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少,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首先要改善生活,购买蔬菜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因此如果让蔬菜价格市场化,那么蔬菜价格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成为中国走向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建议蔬菜产业国营化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从事农业的人群是弱势群体,由于客观原因农民的土地资源是不同的,而在市场化的今天,ZF没有把土地资源不同这种不公平现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因此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光靠种地的收入作为他们的全部收入,鉴于由于土地资源短缺而产生了农业收入低,国家应该象对待市民一样对待农民,给农民合理福利,也就是每个月给农民工资。对待农民就象芬兰一样,每个人发放一定数量的底薪。

有一个观点,可以说明给老百姓底薪的合理性,由于各地农民拥有的土地不一样,所以按市场化的办法对待农民是不公平的。

再来说说失业人员,失去职业并不是主观因素,而是客观的,我们没有权剥夺任何人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因此我们可以由专业机构成立居民及企业、国家服务团体,他们服务的居点,一个市可以有几十个,如果有人或集体、国家需要临时帮助,他们就为其服务,这样得到国家为他们发放工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费用从哪里来,由于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其中之一原因,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少,ZF要求土地不可减少到18亿亩,但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过量地建造公路,至使土地减少,而公路建设不可能一直持续高投资,因为目前中国公路基本饱和,总有一天中国建设公路要减少。而且减少的数量会很大,用投资公路减少的货币用以上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张建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8 08:03:19
lz本愿是善的,但是单纯从经济方面来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体系问题。。。我个人只能怀疑并置否了。
多说无益,大家应该都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8 13:57:31
sansucci 发表于 2016-4-18 08:03
lz本愿是善的,但是单纯从经济方面来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体系问题。。。我个人只能怀疑并置否了。
多说无 ...
社会制度的优劣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让公民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而现行的经济模式实在不符合这种要求,我是想说市场化是重要,但是不分好坏地制定经济政策,现行国家只注重了市场化,而放弃了社会的需求,国家需要有良好的物价、良好的分配制度、良好的政策,而现行的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而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来治理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9 07:44:43
太原张建宏 发表于 2016-4-18 13:57
社会制度的优劣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让公民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而现行的经济模式实在 ...
您的这个表达,就如同再说:社会主意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愿望与现实之间是博弈的深渊。不让社会和市场在博弈中找寻平衡,而更多地如凯恩斯策略般地刺激市场扭曲市场----这就是大ZF的强项,只会更多地矫枉过正,这一点,只要研究一下曾经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经济政策制定典范的前苏,就昭然若揭了。
请再思: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铺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21:06:29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过量地建造公路,至使土地减少,而公路建设不可能一直持续高投资,因为目前中国公路基本饱和,总有一天中国建设公路要减少。而且减少的数量会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