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37 15
2016-05-02
和许多挺西经的人辩论时发现,他们不同意现实的市场经济是一个“G——W——G‘ ”过程,原因呢,我实在听不清,据说是因为所有人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w商品,资本家和工人都是人,所以现实的经济要么是w——G——W’,要么就是循环不分主次的。鉴于他们的立论水平实在太差,我就先把马克思的观点讲清楚,让他们来驳吧!希望你们能驳倒我,至少让我听懂西经在这个问题上到底高明在哪里?
       首先,马克思和我们大家(包括挺西经的人)讨论的是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经济里,资本家提供资本、工人提供劳动、地主提供土地。生产活动得以开始的契机是什么呢?是超越阶级的——大家饿肚子了需要面包?显然不是,重庆饥饿而死的小乞丐显然没有激发相应的生产活动。不是他们的面包需求量太少,赶不上资本家,而是因为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资本具有压倒和支配劳动的强制力,肚子圆圆的资本家面对着被他们垄断的资本和过剩的没有组织的劳动力。只有当他们能赚取利润的时候,生产才会开始。所以经济过程必然是G——W——G‘ ,而不是w——G——W’,甚至是不分主次的循环。简单的说,不是因为工人和资本家要消费,生产才开始;而是因为资本家要赚取利润,生产才开始。毕竟工人没有资本,而资本家总能为资本找到工人。
      有人说资本家也要消费,实际是说:资本家赚取利润不也是为了消费吗?——这样说的人是把资本家当成封建时代的地主了。在封建时代,地主追求的是实际的财富,所谓牛马成群。他们不需要掌握那么多,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不以持有货币(即使是金银)为追求,维持他的剥削地位的是以暴力为后盾的封建权力和身份。较少的货币不会削弱,甚至有利于巩固他在生产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所以地主,热衷于买地和捐官。这与现代的资本家热衷于炒地皮和鼓吹“自由市场交易”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本质不同的。在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家追求的是抽象的财富——货币(哪怕它是有风险的纸票子)。没有和缺乏货币,准确的说是能够实现能动增值的货币——资本,意味着资本家本人被资本主义市场抛弃,意味着现有资本财富的萎缩和崩盘。这和资本家本人是简朴还是奢侈,简直毫无关系。了解现实经济中,拥有庞大数量财富的资本家,如何像吸血鬼一样,越攫取资本就越忍受货币稀缺的折磨的人,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是人吗?不,他们是资本的人格化。他们像被邪教洗脑的人一样,从来都在追求着抽象虚妄的东西。经历过高考的人能体会生活被浓缩为对分数的计算和追逐,资本家是一样的。单个人可以救赎和超脱对资本的数字追求,但结果是资本增值的意志通过另一个资本家的雄心和拼搏去实现。所谓超脱资本强制,在享受人生和创造中实现了挣钱,这样的神话一再被热捧,恰恰说明它在现实中的稀缺。乔布斯真的是自由的?你不觉得他的各种兴趣和梦想本身就被资本所扭曲了吗?
      马克思主义政经学是现实的经济学,在前资本主义的封建时代,G——W——G‘ 规律不存在(准确的说是不占社会主导),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产的第一阶段已经变成G——G‘ 。当代互联网和DIY经济的兴起,则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发展w——W’。——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政经学,你可以让自己对经济的认识充满历史感,而西经是没有历史的,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分析超越了历史,而只是他们遮蔽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简而言之,西经是骗人的谶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2 12:16:10
这是《资本论》课堂的ABC。可惜,现在大学教师能够说好这节课的,可真不多!楼主有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 12:31:30
关于“资本总公式”,马克思错在这里:

  马克思说:“为卖而买,或者说得完整些,为了贵卖而买,即 G-W-G’,似乎只是一种资本即商人资本所特有的形式。但产业资本也是这样一种货币,它转化为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出售再转化为更多的货币。在买和卖的间隙,即在流通领域以外发生的行为,丝毫不会改变这种运动形式。”(《资本论》,第177页)

  然而,“它转化为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出售再转化为更多的货币”这一句话中的两个“商品”,并不是同一件商品。

  第一个“商品”,指的是生产资料,例如原料、机器和劳动力等,第二个“商品”则是和第一个“商品”完全不同的最终产品。这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本质区别。

  因此,适合商业资本的规律,不一定适合产业资本;用来否认商业资本增殖的理由,不能成为否认产业资本增殖的理由;商业资本增殖的原因,也不一定是产业资本增殖的原因。总之,对于产业资本增殖的原因,必须结合产业资本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

  产业资本的基本特征,是它预先购置了原料和机器,雇佣了工人,并把他们组织起来,采用专业化、大批量的方式生产商品。马克思告诉我们,分工、协作和使用机器大大减少了生产商品所需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如果在分析产业资本的行为规律时,脱离产业资本的这些具体性质,就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是,《资本论》在第一卷的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指出资本总公式存在矛盾,在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证明资本的增殖完全来自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直到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才开始分析工业生产的各种基本特性,如协作、分工和使用机器等等,其结构安排令人费解。正确的顺序显然应该是在对产业资本做任何结论之前,就详尽分析它的全部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价值生产和商品交换可能存在的影响。

  由于分工、协作和使用机器大大减少了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在产业资本的流通公式G-W-G’中,这个W(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和)远远低于人们为了自己消费而少量制造所耗费的成本。

  正因为如此,商品交换失去了遵守“劳动价值相等”原则的物质基础。即使产业资本家把商品的价格订得高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之和),消费者(包括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力出卖者在内)也不会拒绝购买这些商品。因为只要价格不超过自己制造的成本(实际上还差一大截,产业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时更是如此),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可以节约大量劳动。

摘自《资本异论》4-5,产业资本增殖是因为降低了商品的成本(www.nows.com/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 13:27:50
浓浓的阶级分化是不对的,楼主开头不全面,并没有强调W的市场,资本家主观上是赚G,客观上是生产W,没有市场调研没有创新没有需求,哪来的W市场,全面来看经济活动就是W-G-W-G循环。小乞丐饿死是资源过于集中财富分化造成的矛盾,是资本增值对仗社会发展结构瓶颈。资本家并不是一两个的数量,而是占据社会每个角落,以历史唯物理性看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 17:05:46
那我就摘抄一段马克思的论述来驳斥你吧:

“假设卖者因为有某种不能说明的特权,能够把价值100的商品,超过它的价值,按照110来售卖,那就是使价格名义上提高百分之十。因此,卖者可以收进10的剩余价值。但他在卖过以后,会变成买者。第三个商品的所有者,现在对他成了卖者。他也有特权把商品贵卖百分之十,因此,这个人当作卖者获利10,不过为了要再当作买者损失10.通盘计算,结果实际等于一切商品所有者相互在价值百分之十以上售卖商品,无异于个人都按照价值来售卖商品。商品这样一种全民的名义上的价格提高,和商品价值该用银针不用金针,会生出一样的结果。商品的货币名称或价格膨胀了,但它们的价值关系会仍旧不变。”《资本论63年12月第二版第一卷P150.

“但他在卖过以后,会变成买者。”————广大的劳动者会去卖商品吗?广大的消费者会把买来的东西再卖吗?这个G在谁手里?这个W到底是卖给谁?

楼主还是好好读读第一卷,第四章,二、《这个总公式的各项矛盾》吧!别闹笑话。

告诉你:否定这个G——W——G‘公式的正是马克思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 17:12:05
qi509 发表于 2016-5-2 17:05
那我就摘抄一段马克思的论述来驳斥你吧:

“假设卖者因为有某种不能说明的特权,能够把价值100的商品,超 ...
惊天揭秘目的何在:对惊天揭秘的归位还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