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经管百科
›
爱问频道
[讨论]读书的方法
271楼
小煜
2009-9-6 10:37:25
真的要多读书 多读好书
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
要舍得为自己投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2楼
hanyong
2009-9-6 11:59:59
用心去读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3楼
zxsheng221
2009-9-18 20:03:22
2#
xuezi2046
“博学而无友 孤陋而寡闻”,交流更能使人进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4楼
sun96966
2009-9-18 21:50:14
我一天看1小时就极限了..再看的话...效率极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5楼
怀任
2009-9-20 10:27:49
我在论坛里发布的书,基本我都没看过,看不懂,另外我看的书绝大部分都和经济无关
推荐个博客:
http://mindhacks.cn/
下面这个是他现在博客的前身,积累了很多好文:
http://blog.csdn.net/pongba/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57345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57345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57345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6楼
egg10
2009-10-1 15:33:16
读书的方法很多,不过还是要精读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7楼
俞磊
2009-10-1 16:13:01
读书贵精不在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8楼
mingjingfeitai
2009-10-1 16:1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9楼
mingjingfeitai
2009-10-1 16:2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0楼
rendaluntan08
2009-10-2 09:22:0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重在思考,读只是手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1楼
mike798
2009-10-2 11:14:40
“。。。直到心中无书”
讲得好,这就像张无忌学太极,有所记得,有所遗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2楼
落寞疯子
2009-10-5 15:39:50
我看书比较杂
但是明显觉得看书少了,整天对着电脑
书,是积累而来的,抽出那么点时间,看个三五页,久了就一本两本三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3楼
jue_e
2009-10-8 01:58:39
原来宏观上传下载区的版主nlm0402是个女孩啊~ 封了我3个帖子~~~啊哈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4楼
bingzhenhongcha
2009-10-15 17:16:54
正所谓:学而不思在罔,思而不学则殆。
某日,看到这句话,我就开窍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5楼
brotherjohn
2009-10-20 15:28:30
多读书,读好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6楼
wym461636546
2009-10-21 20:41:31
勤奋是王道,坚持最重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7楼
GYHEMPIRE
2009-10-22 00:37:44
是啊,书非借不能读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8楼
dabig2005
2009-10-22 08:52:16
学习了继续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9楼
zhagla
2009-10-22 09:28:09
感觉要读的书还有很多很多,好像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0楼
moqinghan
2009-10-22 23:41:13
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不论页数多少,总之能够强迫自己每天去读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1楼
xyztryout
2009-10-23 01:18:12
状态好读难懂点的,状态不好难浅显点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2楼
woiselena
2009-10-24 20:46:06
我就不会读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3楼
夜星海
2009-10-26 20:06:56
恩 不错 挺受用的 谢谢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4楼
Tera
2009-10-27 12:50:53
11#
wesker1999
好像好久没有更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5楼
yejinwin
2009-10-28 11:24:30
楼主一语道出关键
下了好多书
但是没怎么读
只是不知道怎么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6楼
zjlnapoleon
2009-11-1 15:44:22
古人读书十二法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 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 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法)六、“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例]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这样进行的: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 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是经验之谈, 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法)七、“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 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 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法)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例]①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又说:“读 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 反疏缓也。”
②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又说:“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结旨,未得手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
③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 要》)又说:“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 不忘。”(同上)
(法)九、“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例]唐彪把书分为“五 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 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 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法)十、“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例]①一要天天读。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
②二要夜夜读。蒲松龄白天要忙于生计,夜里经常是一卷书、一盏灯,埋头苦读到深夜。上床后,他还要就着烛光看上几页书。
③三要老年读。蒲松龄到晚年,发白、耳聋,齿脱,但眼睛好,能派用处,借以翻书阅读,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诗为证:“仅目一官能尽职,翻书幸足开心情。”他《寂坐》诗中写道:“平生喜摊书,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随西窗。”
④四要抄书读。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当中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毕家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
⑤五要分类读。蒲松龄把书分成精读、泛读两类,有区别地读。有的书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读通的要求是:自我疑问,自求解答,滤尽渣滓,尽得精华。有他的诗为证,“读书析疑如滤水,务使滓尽清澈底。”
(法)十一、“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法)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这焦循的读书经验。
[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这是我从某个地方下的 其实自己也没好好看和实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7楼
chyshl
2009-11-1 17:53:43
第一条坚持不了,我想也没其他人能坚持,经常读书就是了;第二条同感,而且心中不止一本,呵呵。选好第一本是很重要的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8楼
姚卜卜
2009-11-1 18:19:06
开始好好读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9楼
深海鱼-JJ
2009-11-1 18:22:57
最近很迷茫啊,书太多了,总没足够的时间,要不就把时间全耽误在看些闲书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0楼
liufang1020
2009-11-1 18:49:25
读一本 仍一本~~
这样就迫使自己必须把读的弄懂 或是记住~
否则你再想找也没有了~
呵呵
或者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栏目导航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计量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抛弃比特,一切皆关乎词元:迈向大型语言模 ...
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5版)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与展望2025
2000-2024年上市公司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短 ...
2025年人工智能算力创新知识产权研究报告
混沌AI商业应用白皮书
AIGC发展研究4.0版
智能汽车系列报告(一):小鹏科技日前瞻: ...
如盈财女:11.5黄金、原油持续区间震荡待破 ...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