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济学者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简单的理解为:是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我认为这是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错误理解,甚至是歪曲。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两个,一个是绝对剩余价值理论,一个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确说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而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说的不是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说的是资本家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或提高剩余价值。
相对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资本家比地主更为高明,直接剥削工人所能获取到的剩余价值是有限的,而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则可以大大提高剩余价值。改变生产方式主要的就是改变技术,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家能够获取到更高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刚刚产生的时代,还只是处于科学技术产生的初级时代,是蒸汽机时代,马克思以后,人类的科学技术一次次大飞跃,这是马克思所不能想象到的。
资本家通过应用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取到更高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为了获取到更高的剩余价值,也在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工资,而不是靠直接剥削工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之所以到今天还能够兴旺发达,根本原因就在于应用科学技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而不是直接靠剥削工人。
所要指出的是:尽管相对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家对工人直接剥削而产生的,但也不是资本家劳动的结果,也是资本家不劳而获。上述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并不是改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认为,对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还应该进行发展创新。
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都还没有正确科学的理解这一点,在这个坛子里那些试图推翻剩余价值理论的人都是在歪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