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72 0
2016-05-15

自然与人-32.4   为什么说不是物质转化为能量呢?

李开乐


    摘要:宏观领域中燃烧生“火”,仅仅是元素的重新组合而使物质隐形了,全部元素在化学反应式中一个都不少;微观领域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储藏得很深的更巨量的能,也仅仅使物质的原子核重新组合而已。所以,都不是物质转化为能量。

    为什么说物质释放能量的质变过程并不是物质转化为能量呢?具体地说,宏观领域中的物质燃烧而生“火”,虽然是物质大量释放出能量的质变过程,但仅仅是因为元素的重新组合而使物质隐形了,全部元素在化学反应式中一个都不少,只是变成了气体形式而已。物质燃烧释放出显性热能,其本身从人眼可见的形态重新组合转化为气体。虽然气体是不可见的无形物质,而且天天都在大量燃烧,但地球大气的质量仅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因此,不管地球上发生多少燃烧现象,永远都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物质都以人眼可见的有形方式存在着”。从宏观整体看,全宇宙的各档级的核球和天体都以物质的形式呈现着,也都绝大多数是人眼可见的。这就是说,物质的存在是宏观领域的显著特征。
    再从微观领域看,热核反应虽然释放出更加巨量的,物质储藏得很深的隐性能量,也是仅仅使物质的原子核重新组合而已。“裂变时靠原子核分裂而释出能量。聚变时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互联网常识性资料)。上列资料说明了物质都还在,不能说物质被“转化”掉了吧!分离出来的中子、光子等粒子,也依然是物质嘛!它们是有特殊任务负责承载能量并将能量带走呢,还是被能量冲走的?见仁见智,这就要请微观专家再做深入研究了。
    从宏观情况看,司马光砸破缸的碎屑显然是被水的很大压力冲走的;物质被燃烧后,元素重新组合而成的气体也是被“火”所造成的上升气流携带升天的。实际上也正是由于有了气体微粒和不完全燃烧的高温碳粒等相混合在不可见的上升能量之中,才使我们这些肉眼凡胎能见到“火”。由于天然气燃烧后所生成的新物质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这些基本上不可见的气体,其它尘粒太少,火焰就没那么醒目壮观了。微观领域里释放出来的激光之类是否道理相同呢?笔者不敢乱说。
    总之,不论宏观还是微观,如果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完全不见了”,既没有粒子随着能量散逸进太空,也没有核反应废料存留,那才能令人信服地说是“物质转化成能量”了,否则都只能认为是物质释放出能量。
    ——请多发表不同看法,最好能对“物质与能量”的问题展开争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