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85 0
2016-05-16

自然与人-32.5   应该划清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的分界线

李开乐


    摘要:宏观领域的专家不应照搬微观领域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大自然物质世界的存在状况和运动变化。在常态下所见到的都只能是一般的物质,能量只能是程度深浅不同地依附在物质之中。领域不同,研究对象的呈现姿态就不同,研究的工具和方法也应该不同。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在激发状态下发现物质变成了基本粒子就认为全宇宙都只有粒子,而且觉得既然基本粒子似乎就是一种能量形式,那么又进一步认为全宇宙都只是能量而已了。不要忘记目前所认识到的基本粒子只能在激发状态下才会瞬间地存在,在-273℃到几千度的广阔温域内的常态下,所见到的都只能是一般的物质,能量只能是程度深浅不同地依附在物质之中。
    在此,笔者倒不是要与微观专家争论应该如何去看待微观粒子的问题,一点点粗浅的看法也仅仅是提供给微观专家参考而已。笔者真正的本意是,应该划清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之间的分界线,宏观领域的专家不应该照搬微观领域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大自然物质世界的存在状况和运动变化。不宜由于微观领域有了粒子物理和能量物理等知识,就随意用到宏观领域中,认为全宇宙都只有粒子和能量。领域不同,研究对象的呈现姿态就不同,所以研究的工具和方法也应该不同。最具体的例子是在硬体工具上,微观领域用显微镜,宏观领域却用望远镜,两者功能绝然不同。同样道理,在软件工具和理论依据上也应该是绝然不同的。
    假如微观领域里真的可以认为最小粒子是能量,宏观领域里也不应该把物质就视为能量。哪怕在核球诞生天体的过程中,尽管核球的球心附近有激烈的热核反应,但到了球表面发生大爆发时,也还是以物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时被核球喷射所诞生出来的是带着能量的物质,而不是单独诞生出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