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社会关注的江苏、湖北两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问题,受伤不浅的江苏和湖北的家长表示要追求教育公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高考的时间,回忆起高考经历以及现在所见所闻,高考除了奋斗之外,还隔着一个教育部的招生计划。其中,教育部在统筹中西部教育资源的发展的计划倒不是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处在这次生源计划调出地指标最高的江苏和湖北(江苏达到了38000,湖北则是4万),但两省的录取率低于其他地区。
以下是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招生计划: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加大对普通高校生源计划存量安排的宏观引导和调控,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在上年常规跨省生源计划和2016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生源计划调出地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陕西、青海等12省(市、区),调出总数为160000,其中湖北省调出最多,达40000。生源计划调入地则包括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0省区,其中贵州调入最多,达38200。
制图来源:无证的小狐狸
由图表可以看见:湖北省调出最多,达40000;江苏省调出在38000。
据蔡小宁科学网博客表示,江苏省的高等教育一直被说成名列全国前茅,但是近三年的一本录取率分别为9%,9.38%,9.6%:
“江苏省的高等教育一直被说成名列全国前茅,最近的一个大学排行榜也显示,江苏省进入百强的高校名列全国第二。本人也听过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做的报告,领导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江苏省是教育大省,听了以后,那是心潮澎湃。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是颠覆性的,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江苏省的考生很难考上一本以上院校,近三年的一本录取率分别为9%,9.38%,9.6%,在全国排名第21,与百强高校名列全国第二反差太大了!而北京一本录取率一直稳在25%左右,其后为天津、上海,分别为24.05%和21.52%,即使是宁夏、青海这些地方也都能达到17%以上。江苏省计划生育搞得好,作为独生子女大省,近年来考生人数下降,家长们眼巴巴地等着一本以上(包括211、985高校)录取率能够上来,享受一下人口红利吧,现在招聘动不动就要求211、985,最起码一本啊,江苏学生大量拥挤在二本、三本、大专的层次上,找工作吃亏,所以家长们心情可以理解。今年偏偏要调出3.8万招生计划,调出数名列全国第二,一盆凉水泼下来了,这个动作太大了,家长、考生不可能无动于衷。有人查了今年各省的调出调入计划,没有发现北京老大哥的身影,本一25%的升学率(这里很多985、211牛校,含金量相当高)的北京不去支援中西部地区,却要小兄弟们去支援,北京真牛啊!”
据大河网-河南日报的相关评论:
@何勇:事实上“高考扶贫”引起争议,最关键的是湖北、江苏的家长考生选择的参照物不是需要支援的身份,而是京津沪。长期以来,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的高考一本录取率在全国遥遥领先,这次却没有拿出生源指标去支援中西部,这当然让本就吃亏的湖北、江苏的家长考生更加不能接受了。
@舒圣祥:将高考公平理解为各省份之间的公平,似是而非;高考从来都是每个考生代表自己在奋斗,而不是代表哪个地区在奋斗。所以,真正需要支援的不是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指标,而是那里的基础教育。如果基础教育地区差异暂时无法消弭,至少应该让所有考生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考生考上大学的概率,与本地高校资源多寡无关,与招生计划指标多少无关。
对此,对江苏和湖北属地招生的本一录取率影响到底有多大?
荆楚网报道,“这应该是这几年强调教育公平、维护高等教育区域平衡的一项大举措。此外,今年重点一本院校还向中西部地区增加了专项计划。总体而言,但若是把4万招生计划调往省外,而外省在湖北的计划不增加的话,或者湖北高校自己不增加招生计划,对湖北考生有一定影响,竞争压力会加剧;假若外省高校在湖北的计划增加,或者省属院校自己也增加招生计划,则可以相互抵消影响。事实上,近年来湖北院校,尤其是有些三本高职高专早已出现招生不满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招生难,计划外移对这些学校将是一种拯救。”
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