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自然与人—33 唯物与唯心
李开乐
笔者非哲学行内人,本来不想介入唯物、唯心的争论,但从实际看来无从回避。若不辩明道理,笔者所写关于大自然书稿的出版就不仅是得不到自然科学专家的支持,也难以找到哲学家支持了。为此,唯有再把“唯物与唯心”作为另一专题独立出来进行讨论,希望得到众人支持。相信只有众人的智慧才能填海。
自然与人-33.1 关于唯物与唯心
摘要:关于唯物与唯心的争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争论意义不大,应从实际出发。说成“从实际出发”比“唯物”更准确,也应该将“唯心”分开为“空想”和“思维”两种不同情况。
历史上唯物与唯心的争论,是关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还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的“本原”问题。笔者认为这种争论与“先鸡还是先蛋”的争论同样是意义不大,也跟“宇宙是怎么来的”一样,在当前没多大研究价值。
笔者觉得应该撇开“本原”问题,碰到具体问题时从实际出发,看一看哪一个更有用才是首要的。例如,在进行道德教育,努力追求,要求自己等方面,必须偏重意识,要有精神变物质的决心和信心;在定计划,搞研究,做决断,帮助别人等具体事情上,则应该务实,重视事实和数据,重物质和实效。
其实,物质和意识两者既差异又同一。在方法上对一件事情因出发点不同就可能造成结果不同,但要达到目标一般都需要两者互为补充。本书稿的“天蛋”宇宙模型,就是“唯物”与“唯心”的综合产品,不过出发点是“唯物”的,但不经过深层次的“唯心”是不会有结果的。由于笔者注意从已有的观测事实出发,在“唯心”的过程又遵循了哲学和物理、力学这些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地产生出了“天蛋”宇宙模型,最后又更特别重视应用,在“唯物”的基础上绞尽脑汁地“唯心”,才合情合理地几乎解释了宇宙间所有的重要现象。
由于以往有关“本原”问题的争论,已经使“唯物”和“唯心”的词性发生了变味。要撇开“本原”问题,在实用上看来有必要改用其它词了。虽然笔者觉得出发点很重要,本来应该往东却往西走,就大多要坏事,但把从实际出发的思路说成“唯物”就很容易被误解,不如说成“从实际出发”更准确,字虽多了些;在对目标的追溯而绞尽脑汁的过程中,如果再说成“唯心”同样是很不贴切的,此处是遵循自然规律去思维而不是“空想”,所以应该将“唯心”分开为“空想”和“思维”两种不同情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