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来房企疯狂拿地,一二线城市地价飙涨,二线城市更是出现“地王”井喷并有向一线城市蔓延之势。“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频现,难道房价会因此而大涨吗?高盛表示,反正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大得一张表都装不下了。
据国外金融网站Zerohedge报道,对于本周三上证指数1.3%的下跌,市场上存在一个看上去耐人寻味的解释:由于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增长,中国赌徒式投机者还在疯狂的将现金抽离股市并投入到楼市,从而使中国股市面临更大的崩溃风险。
近期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4月经济整体回落,唯独房地产一枝独秀,销量增速升至44.1%,创13年以来新高。难道是这个数据扰乱了股票市场?
高盛给出的结论是,4月中国主要市场房价在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1.1%,高于3月增长速度。在统计局监测的70个城市中,有63个城市的房价都比上月有所上升。在人口加权的基础上,这70个城市的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3月份增长5.5%)。但是根据MarketNews的计算,这些数据更是高的离谱,4月整体房价同比增长12.4%(3月同比增长10.4%)。
然而,Zerohedge指出,并非中国整体楼市泡沫令人不安,隐患其实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比如,4月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季节调整之后,环比增长2.6%,3月为3%。
但令人震惊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一线城市房价涨幅高达28.3%,3月同比增长26%。高盛表示,如果想要完全展示中国的地产泡沫,显然需要更大的一张图表。顺便说一句,根据2015年的数据,一线城市的地产销售量占全国地产总销量的5%左右,按价值计算占比为15%。
然而这并非最高的: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楼价也在大幅升高:在二线城市(高盛定义了11个城市),季节调整后,地产价格环比增长1.3%,高于3月的1.1%。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增长0.7%,高于3月的0.5%,四线城市环比增长0.4%,高于3月的0.3%。
这些数据其实与搜房网在4月公布的房价数据相一致。另外,房价的持续飙升也促使了房地产行业投资和建设活动表现强劲。
这种重复的房地产泡沫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理由是在人民日报头版故事“权威人士”上说,泡沫警告的人口,中国要严厉打击......只是不太呢。
这里被不断提及的地产泡沫也解释了为什么“权威人士”的话能够引起国内外媒体如此大的关注,在谈论中国当前经济的文章中,他就提醒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风险,指出高杠杆必须刹车,并通过“城镇化”去库存。
虽然中国的地产泡沫暂时还不会破裂,投机炒房者还是应该防范风险,因为面对过度爆炒的楼市,政府随时可能会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另外,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已经透支,目前已经不存在大涨的机会。而对于那些疯狂拿地的“地王”,一旦央行停止放水,地产溢价的空间将十分有限,毕竟中国的去库存之路慢且长。
延伸阅读:人民日报谈楼市,首提“房地产泡沫”!
《人民日报》《开篇首季问大势》,内涵极为丰富,当前房地产情况也多有涉及。
“权威人士”谈楼市,这三点要注意
第一、近几年来,首提“房地产泡沫”。
原文是这么说的:“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第一次提及“房地产泡沫”。某些三流经济学家一直鼓吹房地产没有泡沫,现在可以歇了。泡沫在哪里?一二线热点城市。如果要点名,除了四个一线城市,其他至少还包括南京苏州合肥厦门福州珠海等城市。
第二、房地产高杠杆必须刹车。去高杠杆不是只针对房地产,但是包括房地产。
原文有几段话直陈高杠杆的危害:“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去年以来的深圳,今年的上海等城市,房地产是在加杠杆的。投机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它们都是擅长利用高杠杆的群体。
第三,警惕房地产过热带来的深刻教训。
原文这段话如下:“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房地产泡沫带来的教训,翻阅房地产发展史就能理解,远的如1992-1993年的海南、北海房地产泡沫;近的如前10年房地产黄金时期留下的鄂尔多斯、营口等城市的大片“鬼城”。前者的泡沫几乎拖累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后者的泡沫对区域经济的危害至今没有消除。
“权威人士”讲话背后深意详解
第一,因城施城的调控还将继续。今年以来,深圳、上海和北京,是调控加码;苏州、南京是出手调控。不排除还有其他城市小幅收紧调控。
“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权威人士这段话其实是在暗示,房地产加杠杆的城市,理应收紧调控。
但是,为什么说房地产调控是小幅收紧?因为,权威人士说,现在,经济“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像房地产这类对经济全局影响较大的行业,还不能撤火过快。所以,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还是要继续实施,棚改还是要继续推进。
第二,房地产要去高杠杆,清理首付贷是情理之中的事。不仅如此,非限购城市,二套以后的贷款利率、贷款成数,也会受到严格限制,“月供不得超出家庭月收入的一半”这个原则会更加强化。投机客将被阻截。
第三,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楼市已经透支,到达阶段性高点。对于房价不是说马上转为大跌,而是说,5月8日以后,这些城市,2016年的疯狂已基本过去,大涨的机会基本不会再有了。投资投机性买房,应特别慎重,该退出的可以暂时退出。
拿了高价地还在手里捂着的房企,需要时刻关注的是人民币先生是否会继续放水。如果停止放水,豪宅的溢价空间将十分有限,要知道,豪宅去库存同样痛苦而漫长。
有些房企因为前期卖得好,还在准备涨价。我们的建议是,趁市场的热度还在,尽快出货。
楼市这10句话,你一定得牢记!
1、房价是一种货币现象。只要一个国家的“M2增速减去GDP增速”为正,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房价就会上涨。禅宗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在动。我说,不是房价在涨,而是钱在贬值。
2、只要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是中国的投资主体,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就会上涨(人民币计价模式下)。
3、轻易别碰商铺,它已经被网购摧毁。前辈告诉我们:一铺养三代;现在是:三代养一铺。不信?你可以买北上深核心商圈的天价铺试试看,到你孙子那代人,都不一定能还完按揭。
4、在大城市,看起来最NB、最豪华的房子是高档商务公寓,绝对催眠。但我告诉你,这是被阉割了的住宅,他们再豪华,也不过是身穿锦袍的太监,生不出猴子。记住,买房子:住宅!住宅!还是住宅!通州限购商业物业?告诉你,中国只有一个通州。
5、中国最危险的几种物业:传统商业旺区的天价商铺>普通商业旺铺>郊区新区的写字楼>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商务公寓>郊区新区的住宅。
6、买房子要跟着权力走,一看城市行政级别,二看片区地位,三看邻居。选好了位置和小区,你旁边的学校不行,将来也会行的;你旁边没有地铁,将来也会有的。垃圾站永远不会建在你的小区旁边,高压线绕着走。这叫坐轿子,懂不?
7、再小的城市,也有传统的中心区。这里的房子,也有抗通胀的价值。只是价值有大有小。
8、刚需该什么时候买房子?我的回答永远是,只要能承受,就明天吧。
9、刚需该在哪里买房子?我的回答是:你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其实你也有点选择:尽量在市中心、轨道站附近,选择学位中等偏上的房子。
10、郊区、新区的房子要小心,中国几乎有所的城市都存在“郊区陷阱”和“新区陷阱”。比如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都是这样,北上深略好,至于地级市简直没有例外的。
来源:腾讯财经综合自环球老虎财经 陈琳、钱江晚报杭州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