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开过摩托车吗?相信很多人见过。摩托车的发动机制冷是通过行车途中被动风冷散热。而汽车是通过内部的主动散热系统散热。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区的温度差是很大的。国外合资企业在中国没有多少个有研发中心。通用还好,美国跟我们一样。但欧洲和日本的发动机只能适应沿海地区和东南丘陵地带。印度的坦克采用德国的发动机导致很多问题,变成废物一样就是一个典型。
翻阅各大网站相关的新车介绍。大家都发现国内的“新车”多是假冒伪劣产品。
例如:
QQ我们的国产争气车,六万的价格真的很吸引人。很多人家破人亡的事情不提了,那是”无知“的代价。我三个朋友都在2007年买了QQ车。开始是挺兴奋的。但接下来,小毛病不断。三年下来修车花掉8000平均。这对我国的生产总值拉动老大了。08年QQ的销售量130000台。算一下:09年,买QQ车的人修车费=130000*(8000/3)=34671万元。修车行多了,聘用的人员多了;石化产品的税增多了;推销汽车保修的人员岗位多了;零配件工厂开工率多了;等等。真是一个增长点。
很多新车都没有发动机底盘防护板,还美其名:散热。很多人都是自己买回家后找维修行安装。更多的人压根不懂,等到机头里面毛病百出时,一瞧,呀!怎么我的发动机是半裸的。等到三年后,很多人又发现底盘钢材差,底盘都生锈了。原来,新车买回家后要进行底盘防锈处理。算算又2000以上拉动经济。2008年乘用车约为560万。预计20%需要底盘防锈,560*20%*1000=112亿元,真是一个庞大市场。
以上还没有算汽车皮的阴阳电离时间刚好”达到国家标“而用户又不懂维护喷漆导致车身的维护费用等。
世界真的可以找到”破窗理论“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