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em]日本雖因安倍經濟學之故,經濟開始復甦,但產業因結構調整或改變,日本人已體認要在同一家公司做到退休不容易。除被解雇外,更多人也會辭職另覓跑道,甚至自行創業。但中年人成功創業的共通點是一定有跑業務的經驗,以及與面對困境的應變能力。
[size=1em]最近上架的《Flash》周刊告訴大家「十大創業成功鐵律」:
[size=1em]一、絕非為了存錢。
[size=1em]二、討厭做業務別想創業。
[size=1em]三、估好事業計畫的收入是基本要求。
[size=1em]四、別被創意商品吸引,能賣出去的商品才是王道。
[size=1em]五、充分運用從幼稚園到大學認識的人脈。
[size=1em]六、獲得太太的支持,聽從太太的意見。
[size=1em]七、常問自己為何要創業、做到什麼程度、如何達成。
[size=1em]八、要有隨時修正事業方向的柔軟性。
[size=1em]九、從員工的工作開始,到做人、做事、用錢方法要好好學。
[size=1em]十、若跨行獨立創業,需做好情報蒐集並聽取有經驗者的意見。
[size=1em]當人生走到懸崖邊已無退路時,你該怎麼辦?自行創業應是大部分人會嘗試的路;三名中年創業成功者,吐露他們從悲慘谷底爬出的過程,從中得出獲勝的十大鐵律。
[size=1em]吉越利成:人才新聞
[size=1em]拗過景氣轉虧為盈
[size=1em]第一位是今年四十九歲的吉越利成,他目前擔任《日本人材新聞社》社長,之前他在製造業的企業刊物擔任編輯,因規模不斷縮小,想企畫的專題做不出來,決定離職。他四十二歲時創業,買下一本專幫企業找人才的老字號雜誌,並申請改為公司,開始發行《日本人才新聞》。
[size=1em]因無廣告客戶,加上以前與他連絡的企業窗口都換人了,第一年慘虧。為了度過難關,吉越去向國民金融公庫辦理融資,但第二年又是赤字。於是有廣告業務經驗的吉越出面找客戶老闆接洽,並以實實在在的業務活動證明自己的能力,第三年終於轉虧為盈。
[size=1em]公司業績成長,員工也增為十人了,原本季刊改為月刊,廣告客戶有七十家,另設立網站。但二○○九年碰上金融危機,各公司採取人力緊縮政策,月刊又改成季刊,吉越只好拜託員工離職,讓公司能繼續經營。
[size=1em]二○一○年時公司換到房租比較便宜的辦公室,徹底檢討不必要的支出,等待景氣復甦。終於去年起景氣好轉,業績又開始上升,目前客戶已超過百家,今年的目標營業額約一億日圓。
[size=1em]新前正美:軟體技師
[size=1em]年營業額十億日圓
[size=1em]第二位是今年六十六歲,開設與IT產業相關的Jei Creation公司董事長新前正美。他原本在日本航空公司做事,後來日航提出「轉進支援制度」,讓員工以離開日航為前提到其他公司任職,日航則以調任關係企業模式,給予員工半薪補助,但新前選擇辭職,自己創辦公司,背水一戰。
[size=1em]新前在一九九七年五十歲時以「軟體技術人員派遣事業」創業,主要在因應「電腦千禧蟲」問題,當時很需要電腦技師,這些技術人員受基本訓練後,派到各地服務。
[size=1em]由於電腦產業不斷發展,電腦技術人員不足,也在新公司及大企業等浮現。為了解決問題,新前以他過去曾在日航系統飯店做事的經驗,運用當時少見的網路來招募人才,讓公司不缺電腦技師;另外招募剛從大學畢業的人,讓他們接受電腦維修的服務訓練,從北海道到沖繩,客戶只要一通電話,馬上派人服務。新前雖說是老闆,但他創業後五、六年間自任經理打拚,一年要工作三百六十二天。
[size=1em]創業第三年,公司年銷售額已達六億日圓,但他沒有自滿,仍精益求精在東京秋葉原設立開發中心,投資三億日圓開發讓其他公司無法追得上的獨家技術,今年度營業額已定下十億日圓的目標。
[size=1em]飯島泰:法國餐廳
[size=1em]七十歲才考慮退休
[size=1em]第三位是今年五十九歲的飯島泰,他原本在日本電池公司工作,四十九歲時依公司的「提前退休方案」申請退休,他以前就有想開餐廳的夢想。領到一千五百萬日圓的優惠退休金後,他先到廚師專門學校受訓,二○○五年他五十一歲時,開了一家法國餐廳。
[size=1em]第一年吸引許多人捧場,但第二年因食材成本高漲陷入危機,他雖然十分認真工作,但就是賺不了錢,客人多時他忙得要死,一刻不得閒,但也常沒客人。他那時想:「不如別做了吧!」
[size=1em]後來,他從菜單餐點太多太雜的錯誤開始修正,改為專心只做幾種餐點,現在回頭客不但增加,也有人嘗過後在網路上說讚,再吸引其他客人來嘗鮮。
[size=1em]他認為現在若稱自己為料理人,那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他想到法國再好好學烹飪功夫;他意氣風發地說,要做到七十歲才考慮退休。
[size=1em]這些案例,顯示中年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人也能做的業務能力」,因為創業之初百廢待舉,得事必躬親,從資金調度到開拓客源都要自己來,必須常與人接觸,討厭做業務的人根本做不來。
[size=1em]另一個重點,是因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當一些老闆將賺來的錢拿去買保時捷超跑或BMW轎車開時,中年創業的老闆卻時時有危機感,想辦法應對,把賺的錢再投資開發更新的技術,讓自己辛苦建立的事業能永續經營。
[size=1em]電影《東京奏鳴曲》中,男主角香川照之飾演的上班族中年被解雇,在後段與他在片中的太太小泉今日子都說出:「假如人生能夠重來……。」時光雖不可能重來,但若中年創業能掌握上述的撇步與鐵律,開創第二個美麗人生絕非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