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1172 6
2016-06-22

“地王热”现象频出 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或面临风险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2日 09:27


  据媒体报道,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上海、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地王热”现象频出,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地面价格高出附近楼价,且已形成向二线城市蔓延之势,引发舆论对未来楼市的担忧。

  网民说,必须警惕楼市偿债风险,若任由土地市场过热情况延续,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或面临较大风险。

  开发商“豪赌”时间换空间

  有网民认为,关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的问题,答案见仁见智。不过今天北上广深一个厕所卖出去,可以在欧洲买下三室一厅永久产权公寓是事实。“地王”现象为什么会爆发呢?是因为政府有这个财政需要,地方政府尤其有此需要。

  网民“maybe-200702”说:“地方靠土地财政吃饭的机制体制没有破除,因此‘地王’频现也就不足为奇。”此外,当下房地产依然被视为规避风险和增加财富的手段,所以房地产企业愿意高价拿地。

  网民“朱大鸣”认为,“今年出现的‘地王’,个个都是怎么算都不知道如何才能盈利的主,也就是我们在2008年常常指出的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人们或许认为,面粉贵过面包,开发商岂不是发了疯?开发商有开发商的逻辑,即以时间换空间。这实际上是一场豪赌,如果以后房价继续上涨,地价都不算贵,他们看到的是未来的价格。”

  房企债务风险攀升

  受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拉动,近期楼市有所回暖。网民认为,这固然有需求旺盛的因素,但在其背后,不难看到金融杠杆的作用。金融杠杆不仅可能催生房地产市场泡沫,放大金融风险,还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失血”和“空心化”,而“地王热”也或将使房企面临更大的债务风险。

  网民“陶冬”认为,杠杆压得过高,一定积聚风险,而且将经济中相对低风险的居民储蓄,与高风险的地方债务、开发商现金流捆绑在一起了。中国的外部债务水平较低,并且实施资本管制,所以房地产市场没有在上轮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甚至受惠于货币扩张政策,房价一再蹿升。但是债务水平迅速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恰是风险所在。

  网民呼吁,房地产市场到了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朱大鸣”认为,以前房地产拉动的是诸如钢铁等资源型产业的投资,如今看来效果并不好。地价和房价上涨,也影响了很多新产业。房租成本上涨,让城市用工成本更高,企业商务成本更高,老百姓生活成本更高。房地产的“去库存牛”和“杠杆牛”,终究会有一个句号。 (记者 曾德金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22 13:23:46
这个文有意思,一概是“网民”说,连网民本人都没联系直接采访,是记者太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3:32:45
zishengzheqiang 发表于 2016-6-22 13:19
经济参考报这么相信网民的观点?说话要有依据,不是靠蒙,否则就是散布谣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4:50:08
nolen2014 发表于 2016-6-22 13:32
经济参考报这么相信网民的观点?说话要有依据,不是靠蒙,否则就是散布谣言
估计是不想担责任,直接引用与名人同名但具有不确定性的的所谓网民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19:23:06
关键是ZF到底想怎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3 10:44:05
ZF帮助开发商去库存,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是一家人,是利益合伙人。所以单纯地分析供应、需求与调控等所谓经济学分析,在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只能从权力、利益寻租和腐败上找到痕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