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7-2 10:37:07
猎户星云 发表于 2016-7-2 10:10
我觉得是文化问题
这个?
文化怎么比较呢?民族文化,地缘文化,宗教文化。。。如何决定了经济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0:38:45
xiaoshiyue 发表于 2016-7-2 09:42
说得对,中国振兴东北都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都投入。
握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0:47:44
哈哈,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1:04:38
真是个复杂问题,岂能是是三言两语?来东北呆一段时间就明白了,活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1:30:33
王小二放牛 发表于 2016-7-2 11:04
真是个复杂问题,岂能是是三言两语?来东北呆一段时间就明白了,活该!!
东北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5,为大约3亿人提供口粮。没有这3亿人的口粮,中国市场的粮食价格还不涨到天人去?那时,就是当了裤子都未必填饱肚子。所以,东北是不能被歧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1:34:56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重要。我个人觉得是人的问题。现在东北人都喜欢跑到南边发展,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后,东北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老工业区活力如何充分发挥(复兴)、如何留住甚至吸引人才,决定了东北的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1:41:52
东北一共大约1亿人,有1/3的耕地就够了。另外的2/3耕地每年产生的地租远比国家投入的资本要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1:44:23
haoyuking 发表于 2016-7-2 11:34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重要。我个人觉得是人的问题。现在东北人都喜欢跑到南边发展,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 ...
问题在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全盘一盘棋,就不能收入差距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2:00:55
龚民 发表于 2016-7-1 10:18
你是凭感觉,还是有统计数据支持?
发个帖子需要数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2:41:54
指望投入带动增长还指望国家带头投?out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2:53:02
“对东北,国家投入少”的印象恐怕是一些媒体带给你的吧…这十年来真不少…结果呢,就像无底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3:56:47
gxg 发表于 2016-7-1 09:30
一方面因为国家在东北投入相对较少,同时由国家资本投入吸收的私人资本和外资相应也少。
为什么要国家投资?不是提倡市场经济嘛?呵呵,一上来就想着国家投资,这个思路...........该发展农业的地方愣是搞工业,本来就是资源错配!!!该衰落的就让它衰落,少干预,顺其自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5:00:18
东北问题是人的观念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5:0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5:1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5:46:31
对,对,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5:46:52
对,对,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6:46:47
主要是体制化的东西  太难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6:51:00
龚民 发表于 2016-7-2 15:19
有多的地租远比国家投入的资本,那么,你为何还不满足?过去地主收地租,你比他们还更狠吗?
产生的地租和实际得到的地租不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7:12:37
为什么东北的级差地租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7:23:46
jjxjiang 发表于 2016-7-2 17:12
为什么东北的级差地租少呢?
国家拿走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8:11:18

作为东北人,我从切身感受说一下东北落后的原因,一、80十年代,价格双轨制,一立方米红松计划内300元,计划外1300元。东北的资源就被国家无偿掠走。二、人们的思想被束缚,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成为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苏边界战争的后勤基地,每个人的活动全被“组织”掌握,计划生育全国第一,就很好说明这一点。三、国家投入严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东北地方的领导人,大都是组织派来挂职锻炼的干部。四、年轻人毕业不愿回东北,父母随孩子迁徙,导致人口负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18:20:28
不能片面的看待一个问题 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21:35:05
lzguo568 发表于 2016-7-2 18:11
作为东北人,我从切身感受说一下东北落后的原因,一、80十年代,价格双轨制,一立方米红松计划内300元,计 ...
说的好!建国以来,东北一直都是以贡献者、牺牲者的身份出现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东北也没能获得政策支持。好比一家人,大哥上班早,一直供养其他弟弟、妹妹读书,等到弟弟、妹妹考上大学,获得新知识新能力过的好了以后,又要求大哥赶紧读书学习,获得新知识新能力。哪那么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 22:41:31

为什么差级地租收入太少。。。。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3 04:51:06
yoyo_8464 发表于 2016-7-2 22:41
为什么差级地租收入太少。。。。不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东北的土地却不是市场经济价格而是计划经济价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东北的土地主要是耕地而且是不准变更用途的耕地,这就意味这些土地的价格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国家计划的计划价格,换句话说,是被国家压低的土地价格。这种压低不是直接的压低而是由于控制土地使用用途间接被压低的。与此不同的是,国家支持的开发区,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很早就把原本属于控制使用的耕地改变为商业用地,土地价格首先市场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从而这些地方的住房价格越来越高,这些地区的居民资产份额在全国的份额就越来越大。造成了土地价格的剪刀差。看看实际情况,发达地区开发用地大部分原来都是耕地,这些地区现在还有多少耕地?由于土地价格节节攀高,其恶果是造成了制造业的成本上升导致放弃制造业转向房地产投机。结果是怎么样呢?结果是发达地区带动了全国大搞房地产业,人们通过投资房地产发家致富。资本投机的结果,实体经济受到损害,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供给侧结构严重失衡,人们富裕程度两极分化,其中受累最多的就是大量土地价格被控制的地区,东北表现最明显。不要误会,以为我在为东北打抱不平,以为我】
反对国家耕地政策,不是的。中国是一个耕地面积少而吃饭人多绝对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吃饭是潜在的最大问题,国家对土地使用严格控制,不准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是符合国情的正确原则。我是想在理论上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以东北现象入手进行研究。希望感兴趣的网友共同研究,不感兴趣的也请不要干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3 07:13:40
再一个问题,是主贴没有提到的农民收入。东北农业比重很大,我国农民绝大部分不是雇佣劳动,不是靠工资生活,就是说他们的劳动是不记报酬不领工资的。一年到头的收入表面看是劳动收入,实际不完全是,而更多的是地租收入。农民自己的农业劳动几乎就是白干。农民通常说”工钱不算“。例如说”工钱不算,种1亩玉米纯收入× ×。种1亩水稻纯收入* *“。为什么工钱不算?既然劳动了就不能不算!地租存在的前提下,打工者只得工资不得地租不行,自耕者只得地租不得工资也不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该逐渐实行”劳动平等资本平等“的原则。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收入要逐渐趋向每个劳动者都差不多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3 09:0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3 09:35:13
gxg 发表于 2016-7-2 17:23
国家拿走的多。
不是这样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3 12:18:17
clm0600 发表于 2016-7-3 09:31
比如耕种一亩地得到纯收入1000元,你就因为农民说一句“工资不算”就说那都是地租?我也真是醉了!这是神 ...
我国农民绝大部分不是雇佣劳动,不是靠工资生活,就是说他们的劳动是不记报酬不领工资的。一年到头的收入表面看是劳动收入,实际不完全是,而更多的是地租收入。农民自己的农业劳动几乎就是白干。
————
第一,我没有说全部收入都是地租,而是说更多的是地租收入。本来应该体现的农民劳动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就是说农民的收入少了。
第二,农民在计算自己年纯收入时,通常只是销售价格减去生产资料成本,而不把劳动算作成本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