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36 14
2016-07-01
一个骗子碰到了经济学家鸟人,就向他兜售一瓶矿泉水,开价500元。
鸟人盘算道:如果我自己去泉水原产地去打水,花费可不止500元,而且水源可能都被人家控制了,说不定白跑一趟呢!这样看来,500元一瓶也远远低于我自己生产矿泉水的成本啊,这买卖赚了!
于是欣然买下。

鸟人的一个朋友看到了,赶紧对他说:你傻呀!这水超市才卖1块多,路边摊儿上也不过3块钱,你上泰山顶上买也就10元!
鸟人不屑地说:你懂啥?你知道什么是价值源论、价值域论及成交价值论?

朋友:我知道了,就是傻*价值论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1 11:27:10
交易不能仅以节约自身个别成本与提高个别使用价值来衡量,它只是充分但非唯一必要条件,只有结合市场平均价格(是自然或中心价格体现),综合衡量才是正道,现实中:十年前一朋友乙在深圳卖一套房给甲是30万,今天130万买回,按乙十年纯收入十年才不到50万,难道他大脑进水?没有,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因为类似的房市场均价有180万,买回的行业内称为“笋盘”,因为一过手简单装修费用+税费+佣金=10万,一共140万成本这个价格相对于30万卖出价的差距不算以上的10万费用也有100万的机会成本错失,但决策错了难道要去哭也哭不回,转手175万,175一140=35万纯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 12:29:21
林汉扬 发表于 2016-7-1 11:27
交易不能仅以节约自身个别成本与提高个别使用价值来衡量,它只是充分但非唯一必要条件,只有结合市场平均价 ...
交易不能仅以节约自身个别成本与提高个别使用价值来衡量,它只是充分但非唯一必要条件.
-----------
鸟人就是拿着这种“价值论”到处招摇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 13:39:11
clm0600 发表于 2016-7-1 12:29
交易不能仅以节约自身个别成本与提高个别使用价值来衡量,它只是充分但非唯一必要条件.
-----------
鸟 ...
他那位并非其创新之前豆十三(彭先生)就提出了,很怀念与彭先生的交流。我后也提出一个交换范围公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 13:41:38
林汉扬 发表于 2016-7-1 13:39
他那位并非其创新之前豆十三(彭先生)就提出了,很怀念与彭先生的交流。
不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 14:01:12
我也提出过一个交换公式范围并指出其局限性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2 23:57:30
如果是考虑A、B两方的交换可能范围则是一个交集,如果设交换价值为P、价值为J、成本为C。
即AP∩BP=AJ/AC∩BJ/BC。在这个公式之中,在A和B的主观个别价值之中必须符合:AJ≥AC和BJ≥BC,则有交换可能,否则不存在交换。但是,在客观的量上,如果交换成功实现则是:AJ/AC和BJ/BC互为倒数,AJ=BC,AC=BJ。

我这个公式应该非常有用。不相信,可以试一试。
这里交换价值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交换价值,价值则是价值对象的供给量或者需求量(价值对象为别人、社会时是供给付出量,为自身时则为需求获得量),成本则是劳动力耗费量。
(这个公式还不是非常成熟,希望大家批评赐教)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476257&page=12&from^^uid=717906
回复 编辑
沙发 凤凰初涅槃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6-23 04:41:36
请楼主注意一下经济学中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并,客观量你是价值量,还是使用价值量,你应当是价值量,那么你的客观价值量是如何得来的?
另,简单举例如何?
回复
藤椅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3 09:07:53
这个公式还不是非常成熟,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赐教!
我说的是“在客观的量上”并没有说“客观价值量”,看来你误会了,什么是“在客观的量上”?就是:比如,有两个人A与B,A用3公斤大米交换B的4公斤萝卜成立,则有交换比例:3公斤大米:4公斤萝卜的客观量,客观上的量,不代表客观价值量。但是,在A、B两个人对于3公斤大米:4公斤萝卜比例的主观价值顺序又是不同的,即A希望用交换到的B的4公斤萝卜大于自己付出的3公斤大米的主观(个别)价值,而B则是相反。所以说在A和B两个人之中同样的客观比例量,在他们主观上有不同的个别价值顺序,个人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各自的获得主观价值量大于付出的价值量。
回复 编辑
板凳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3 09:21:59
不错,价值J—成本C=就是利润或者个人主观上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每个人追求价值J/成本C>1,否则,一般不会交换,当然,这是从个人价值来说,还没有考虑到社会竞争,如果考虑到社会竞争就要出现主观上对于可能与自己交换的别人商品的价值比较,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谁的商品价值大就交换谁的商品,相反,别人也会这样去考虑。
回复 编辑
报纸 凤凰初涅槃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6-23 10:49:44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23 09:07 [查看图片]
这个公式还不是非常成熟,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赐教!
我说的是“在客观的量上”并没有说“客观价值量”,看来你误会了,什么是“在客观的量上”?就是:比如,有两个人A与B,A用3公斤大米交换B的4公斤萝卜成立,则有交换比例:3公斤大米:4公斤萝卜的客观量,客观上的量,不代表客观价值量。但是,在A、B两个人对于3公斤大米:4公斤萝卜比例的主观价值顺序又是不同的,即A希望用交换到的B的4公斤萝卜大于自己付出的3公斤大米的主观(个别)价值,而B则是相反。所以说在A和B两个人之中同样的客观比例量,在他们主观上有不同的个别价值顺序,个人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各自的获得主观价值量大于付出的价值量。
问一下,你读过<资本实证论>吗?
回复
地板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3 11:00:18
<资本实证论>吗?没有,谁写的?
回复 编辑
7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3 11:06:39
这些都是从我的价值论之中直接推理出来的。不过还可以再详细分解。
回复 编辑
8楼 凤凰初涅槃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6-23 11:11:44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23 11:00 [查看图片]
吗?没有,谁写的?
庞巴维克.建议一读.
回复
9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23 11:18:14
当交换价值为P用货币表示商品时即为货币价格,如果用一种商品表示另一种商品即是物物交换的实物价格,价值为J可以表现为效用也可以表现为社会财富,这得看价值对象是谁而定,表现的东西也可以用空间上的使用价值也可以用必要时间价值;成本为C也是如此可以用产生空间上使用价值的成本也可以用时间耗费成本表示。
回复 编辑
10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6-30 20:25:15
凤凰初涅槃 发表于 2009-6-23 11:11 [查看图片]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23 11:00 [查看图片]
吗?没有,谁写的?
庞巴维克.建议一读.
凤凰初涅槃 :谢谢你的介绍!今天看了在论坛上下载的一位网友的文件一下,感觉好像与我在人与社会方面的价值理论有一点类似,但是由于这个文件有点模糊不清看起来比较费劲和他的许多观点比较陈旧没有坚持继续看下去,我想老兄应该对于他的研究比较深入吧!能否在这里介绍一下并讨论讨论,这样或许了解起来更加快。
请问:
1、你认为他这个理论有与马克思的价值论有什么区别?
2、他的价格概念对于没有货币的交换能不能表达?
3、他的价值论有没有医学方面的指导?
回复 编辑
11楼 马列光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7-5 23:20:26
[quote]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22 23:57 [查看图片]
如果是考虑A、B两方的交换可能范围则是一个交集,如果设交换价值为P、价值为J、成本为C。
即AP∩BP=AJ/AC∩BJ/BC。在这个公式之中,在A和B的主观个别价值之中必须符合:AJ≥AC和BJ≥BC,则有交换可能,否则不存在交换。但是,在客观的量上,如果交换成功实现则是:AJ/AC和BJ/BC互为倒数,AJ=BC,AC=BJ。


这个公式是个不错的创新,因为
a,交集是不确定的域。域中或AP或BP,这是无法判定的盲区。
b,交集又是开集,可变A,可变B,是一个拓扑空间。
c,公式右端的等式,给出了一个函数(映射)式,使右端表现出了某种显示规律。
很好的一个设想,在经济学拓扑理论可做为例子引用。
回复
12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7-6 09:27:44
谢谢先生指教!能否介绍一下关于经济学拓扑理论方面的例子?由于数学水平问题,我对于拓扑理论还不是很了解。
回复 编辑
13楼 马列光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7-7 00:03:51
用拓扑的概念研究经济问题,建立经济学拓扑理论,还没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例子是拓扑学在经济均衡和博弈论方面的成果。这方面我也不熟悉,网上查查,见王则柯有一本书,说到了这方面的事,另外百度百科上也有拓朴学解释,如果手上暂没有拓扑学的书,可参考一下百度。

我就知道这点,仅供参考。
回复
14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09-7-9 17:59:02
谢谢马列光先生的建议!有空学习一下!
回复 编辑
15楼 马列光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7-12 23:49:28
AP∩BP=AJ/AC∩BJ/BC
以上公式是一个思想的片断。
我猜想,这个公式的左别和右边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与其他经济理论相交。
问题1,会形成交集环吗,去一圈又回来了?
问题2,会形成“欧拉桥”吗?
问题3,四色猜想在其中成立吗?

虽然经济理论之间有明确的定义和逻辑界线,但是在微观上应有相通性。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类似于普通几何的原理。
回复
16楼 马列光 发消息 只看他
2009-7-13 22:20:28
AJ/AC∩BJ/BC
这种写法还不太符合规范表达要求,因为集合二元运算还没有代数的除运算,是否可以改一下。
{AJ/AC}∩{BJ/BC}
即可。
回复
17楼 林汉扬 只看他
2013-7-25 21:17:51
在看看我的这个原创的公式,居然把它忘记了!谢谢楼上马先生的建议!

如果是考虑A、B两方的交换可能范围则是一个交集,如果设交换价值为P、价值为J、成本为C。
即AP∩BP={AJ/AC}∩{BJ/BC}。

在这个公式之中,在A和B的主观个别价值之中必须符合:AJ≥AC和BJ≥BC,则有交换可能,否则不存在交换,这个事实上就是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改进。

但是,在客观的量上,如果交换成功实现则是:AJ/AC和BJ/BC互为倒数,AJ=BC,AC=BJ,这个事实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等价交换。
回复 编辑



触屏版 电脑版
人大经济论坛 bbs.pinggu.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